一、培养优质后备母猪
优秀的后备母猪应具备优良的遗传特性,如长白、大白或杜洛克品种。这些母猪应体态健壮,身体发育良好,体格修长,具有6对以上排列整齐的乳头。她们性格温和,母性本能强,适应性强,食量大且不挑食。理想的后备母猪应具备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瘦肉率高、窝产仔数多等遗传优势。
在饲养管理上,60千克体重前让后备母猪自由采食,之后进行适量限饲,每天约2千克饲料,并添加适量青绿饲料,防止过肥影响繁殖性能。6月龄时,母猪开始进入发情期,此时应增加微生素制剂,以补充其生殖发育所需的微量元素和功能性矿物质,促进卵巢和子宫的发育,确保体成熟和性成熟。
二、合理规划配种时间
建议在10月进行配种,次年1-2月产仔;2-3月再次配种,6-7月产仔。这样的安排能使母猪每年产仔2.5窝,两年内产仔5窝,达到国际先进养猪水平。本地种母猪在发情后2-3天配种,引进母猪在发情后当天下午或次日上午配种,杂交母猪则在发情后的第二天下午配种。配种宜在早晚喂食前进行,以保证高受胎率。
三、降低大窝仔猪死亡率的措施
1. 妊娠期管理:怀孕后期和哺乳期的母猪饲料中添加适量脂肪能提高奶水质量和初乳脂肪含量,提高1千克以下仔猪的存活率。但过度喂养可能导致背膘过厚。
2. 分娩监控:若仔猪出生间隔超过30分钟,需密切关注母猪。正确使用助产技巧,谨慎使用催产素,以避免对母猪产生不良影响。对活力低的仔猪,应帮助其找到乳头,确保初乳摄入。
3. 温度控制: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母猪和仔猪。产房温度在仔猪2日龄后应降至20度。
4. 初乳摄取:仔猪出生后6-12小时内需摄入足够的初乳,以获取免疫球蛋白。初产母猪的带仔数应限制在10头以内,14天后开始补教槽料。
5. 寄养操作:尽早进行仔猪寄养,24小时内调整栏位,确保每头母猪带的仔猪体重相近。
6. 防止挤压:出生前三天,仔猪喜欢聚集在母猪旁,建议在喂食时将它们放入保温箱,喂食后或1小时内放出。
四、猪场小知识
1. 胎儿在妊娠最后30天内增长最快。
2. 第一头仔猪出生前,分娩舍温度应升至24度。
3. 母猪应在4小时内分娩完毕,否则仔猪死亡率会加倍。
4. 压死是仔猪死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5. 好的监控和护理能降低断奶前死亡率18%,减少死产50%。但过度的噪音会干扰母猪,延长分娩时间,增加死亡率。
6. 寄养能降低断奶前死亡率40%。
7. 初乳中的抗体在6小时内会降低到初始的50%。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