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生猪关节肿胀:三大疾病识别与防治策略

本文详细介绍了生猪养殖中常见的关节肿胀症状及其关联疾病,包括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和猪丹毒。针对每种疾病,提供了临床症状及治疗建议,帮助养殖户及时识别和处理相关问题。

猪价快涨快跌,7月行情能创新高吗?

2025年7月初,生猪市场经历剧烈波动,从‘开门红’迅速转为急跌,反映出短期供应收缩与中长期产能过剩之间的矛盾。本文深入分析猪价急转直下的原因,包括季节性需求疲弱、屠宰量下降、养殖端惜售转出栏等,并预测中下旬猪价可能回升至前高。

生猪近强远弱格局持续

近强远弱格局持续,投机群体谨慎操作,近期抛售二次育肥猪。淡季需求限制体重增长,饲料增量有限,官方数据显示新生仔猪数量创新高,远月合约面临估值预期挑战。预计近强远弱格局将持续。

2024年生猪市场行情向好,上市猪企第三季度盈利预期乐观

2024年7月,国内生猪价格持续攀升,外三元生猪价格稳定在19元/公斤以上,标志着全行业进入盈利状态。随着能繁母猪产能的调整和供给端的缩减,推动了价格上涨。上市猪企如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公司在第二季度实现了较高的盈利,成本控制能力的提高带来了更高的利润。分析师预计下半年猪价将呈现温和震荡的趋势,上市猪企有望实现半年度盈利,盈利规模取决于出栏量的完成程度。

生猪养殖市场现状与未来展望

本文探讨了当前生猪市场的情况,特别是在养殖利润持续高位的情况下,养殖者表现出的谨慎态度。文章分析了散户逐渐退出自繁自养领域、转向仔猪育肥和二次育肥的现象,并讨论了这种变化对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

疾病防控:良好通风是关键

本文介绍了美国在畜禽疾病防控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并对比分析了中国养殖业面临的挑战。通过探讨现代畜禽疾病的复杂性,文章强调了良好通风对于减少畜禽疾病发生的重要性。

生猪:标肥猪价差扩大,LH2501收跌 1.98%

文章分析了第48周全国标肥猪价差均价的变化情况,指出当前生猪供应压力仍然存在,而需求端由于天气降温及南方腌腊需求启动,屠宰率连续增加。尽管如此,现货价格上涨动力不足,供需格局偏松。未来供需博弈可能加剧,价格波动或将反复。同时,期货市场方面,LH2501合约收跌,刷新2月份以来最低位,建议短线逢高抛空并设置止损。

FAO:全球肉类产量将达到3.73亿吨,猪肉产量略有减少

根据FAO的预测,2024年全球肉类产量(按胴体重量计算)将达到3.73亿吨,较2023年增长1.4%。其中,禽肉和牛肉产量将增长,羊肉产量微幅上升,而猪肉产量略有减少。尽管一些主要产区爆发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但禽肉消费需求依然强劲,推动禽肉产量预期增长。牛肉进口需求旺盛及生产成本下降带动牛肉供应量增长。羊肉产量因国际需求增加及澳大利亚屠宰量增长而小幅上升。中国由于生猪价格低迷,预计猪肉产量将下降,但行业利润率有望提高。2024年全球肉类和肉制品市场复苏,全年贸易量预计达到4190万吨,较2023年增长

生猪养殖企业推进降本增效

近期,生猪养殖企业发布的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生猪销售量价齐升带动企业业绩持续修复,多家企业实现扭亏为盈。随着产能恢复,预计2025年生猪供给将增加,价格或有所下降。各企业纷纷采取降本增效措施,并通过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积极回报投资者。文章详细分析了牧原股份、海大集团、温氏股份等企业的业绩表现及未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