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全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周度分析:生猪价格小幅回升,牛羊肉稳中有涨,饲料成本整体平稳

近期全国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呈现分化趋势。生猪方面,仔猪和猪肉价格回落,出栏价小幅反弹;家禽类价格普遍走弱,鸡蛋、鸡肉及雏鸡价格持续下行;牛羊肉价格总体稳定,羊肉略有上涨;生鲜乳与饲料原料价格平稳,玉米供应充足,豆粕承压。整体农业产业链处于调整期,未来价格将受消费复苏与养殖结构优化影响。

猪价连续五日上涨,市场供需博弈加剧推动阶段性反弹

2025年10月30日,全国生猪平均价格涨至每斤6.28元,连续五日上行,创近35天新高,但涨幅收窄显示动力减弱。尽管环比回暖,同比仍下跌26.9%,处于六年同期最低水平。华南、西南地区领涨,海南最高达7.2元/斤,广西5.9元垫底。消费旺季叠加压栏惜售与二次育肥激增(周销量增幅超500%),推动供应偏紧,支撑猪价反弹。然而出栏计划增加背景下,市场仍处周期性低谷,未来走势需关注供需博弈变化。

2025年9月全国主要动物疫病疫情分析报告

根据农业农村部2025年9月最新数据,全国共报告22种主要动物疫病,累计发病7.1866万头(羽、只、匹),死亡8973头。本文详细分析一类、二类、三类动物疫病的发病情况与防控形势,重点包括猪流行性腹泻、布鲁氏菌病、鸡球虫病等高发疫病,揭示当前畜牧业面临的疫病挑战及应对措施,助力养殖业加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2025年9月全国主要农产品价格走势分析:蛋禽类上涨,生猪产品持续下行

2025年9月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监测显示,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呈现分化走势:鸡蛋、鸡肉、牛羊肉、生鲜乳价格环比上涨,生猪、蛋雏鸡、玉米价格继续回落,豆粕及配合饲料价格稳定。猪粮比价降至5.55:1,养殖效益承压。本文详细分析各类畜禽、饲料及乳制品价格变化与区域差异趋势。

山东玉米价格上涨背后:供需博弈与东北市场困局

近期山东玉米价格因供应减少、惜售情绪升温及东北外运受阻出现短期反弹,但缺乏持续上涨基础。本文深入分析当前玉米市场供需格局、区域价格分化原因,并展望后市走势,指出在政策未明、流通不畅背景下,市场仍处磨底阶段,反弹或难持久。

10月豆粕市场震荡上行 后市预期偏弱

2023年10月,国内豆粕市场震荡上行,均价从2998元/吨升至3028元/吨,累计上涨1.34%。受外盘大豆期货带动,月初价格回暖,中旬因养殖需求疲软回落,月末在供应收紧下再度回升。整体来看,终端需求低迷、替代品增多及高供应压力制约市场,预计11月豆粕行情偏弱运行,存在下行风险。

高成本与低猪价夹击下的广东养猪困局

广东作为全国最大猪肉消费省之一,面临本地生猪供应不足与外调受限的双重压力,叠加高昂饲料成本、严苛环保政策及市场不公平竞争,导致养殖户普遍亏损。本文深入分析广东养猪业陷入‘剪刀差’困境的根源,并提出技术升级与政策优化并举的破局路径。

猪价强势反弹重回‘6元时代’:三重动力推动,未来走势如何?

10月生猪市场迎来强势反弹,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回升至6.1元/斤,进入‘6元时代’。本文深度解析猪价上涨背后的三大动因:供应端缩量、二次育肥入场与季节性需求回暖,同时揭示产能过剩、政策调控与消费不确定性带来的潜在风险,并展望2026年行业拐点,为养殖户提供理性出栏与风险管理建议。

中美贸易磋商释放积极信号 豆粕市场短期承压但支撑仍在

2025年以来,受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影响,中国大豆进口格局转向巴西,推动巴西方价格上涨。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几近停滞,而国内大豆与豆粕库存充裕,消费需求疲软,叠加养殖行业亏损,抑制豆粕采购积极性。尽管近期中美贸易磋商释放积极信号,提振市场信心,豆粕价格小幅回升,但进口成本高企与贸易不确定性仍制约市场恢复。未来走势将取决于中美谈判进展及大豆实际到港情况。

我国玉米产业稳步发展:产量近3亿吨,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我国玉米年产量接近3亿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已成为第一大粮食品种。本文分析玉米在饲料和深加工领域的广泛应用,涵盖生猪与家禽养殖需求、饲料工业增长、深加工产能扩张及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情况,展现玉米产业链的强劲发展韧性与未来高质量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