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行情

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会不会增加养殖成本?农业农村部回应

农业农村部发布三年行动方案,目标是到2025年饲料中豆粕用量占比降低。方案强调通过优化饲料配方、利用替代蛋白资源、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以及增加优质饲草供给,减少对豆粕的依赖,降低养殖成本,保障粮食安全。措施包括开发饲料资源、实施畜禽养殖低蛋白日粮、挖掘新蛋白资源和增草节粮等,旨在稳定重要农产品供应,应对可能的进口风险。

豆粕整体需求增量有限

29日,玉米价格因政策粮投放提振而快速上涨,预计6-7月玉米市场偏强震荡,7-9月看涨。DDGS价格坚挺,饲料需求增加带动市场走货,预计短期价格上涨。CBOT大豆期货因降雨预期而下跌,但豆粕价格在供应压力下高位震荡。棉粕价格稳定,受豆粕及棉籽价格影响,预计短期窄幅震荡,未来走势参考豆粕。以上信息来源于饲料研究,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通关延迟传闻发酵 大豆、豆粕、菜粕均大涨

5月8日,豆一和豆粕期货价格上涨,主力合约分别触及高位,受海关检验时间延长、进口大豆通关延迟和产区天气影响。阿根廷大豆产量可能低于预期,俄乌局势升级也推高美豆价格。华北地区停机引发供应担忧,市场成交活跃。后期,华北和东北油厂检修计划可能导致豆粕供应紧张,而菜粕供应因菜籽到港减少而预计偏强。

陈麦“猛跌”,玉米逆袭!5月28日变价后,生猪玉米、小麦挂牌价

5月28日,国内农产品市场出现变化:猪价上涨承压,受养殖端挺价情绪影响但需求转弱,猪价震荡下跌;陈麦价格大幅下跌,新麦市场有所支撑;玉米逆袭,供应缩量且需求平淡,市场底部偏强。变价后,生猪、玉米、小麦的行情各有波动,反映了供需关系的调整和市场预期的转变。

供应及储存成本支撑玉米走强 未来涨势还能不停歇?

2023年6月,玉米市场供应量减少,价格因贸易商成本高、终端库存低位及刚性补库需求而走强。东北产区基层售粮接近尾声,华北夏收夏种影响玉米流入,南方市场新疆玉米增加。需求方面,深加工企业库存消耗,芽麦替代导致玉米需求减弱。期货和现货市场涨跌互现,CBOT期货价格下跌,大连玉米期价上涨。预计7月,陈化玉米库存去化和需求小幅增长将支撑价格上涨,但新季小麦供应变化和芽麦影响会限制涨幅,整体预判7月-9月玉米价格看涨。

豆粕整体需求增量有限

全国油厂豆粕库存止降转升,主要由于进口大豆到港增加和油厂压榨量提升。饲料养殖企业提货谨慎,对市场供应担忧减少,但养殖效益不佳和水产旺季对豆粕需求有限,加上菜粕替代,预计后期豆粕供应将宽松,价格将下跌。

豆粕现货压力显现 后期价格走向需看天气“脸色”

6月农产品价格上涨受美国天气题材和供需错配影响,尤其是美豆和干旱导致其价格上涨。预计三季度,美国天气将继续是市场关注焦点,美豆优良率偏低,供应风险支撑价格。国内豆粕库存虽有所反弹,但总体库存仍处历史低位,没有累库迹象。天气风险、南美产量和北美干旱等因素将影响大豆市场动态。期货分析师认为,双粕价格仍有机会上行,但波动性大,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

豆粕单日上涨300元/吨!猪场养殖成本承压,赊账买饲料现象加剧……

全国猪价下跌的同时,豆粕价格因海关检疫政策变化和五一临近需求增加而冲回高位,给养殖端带来压力。饲料赊账增多,市场担忧成本上升和饲料售价调整。长远来看,豆粕价格预计会下跌,但短期暴涨可能不会持续,饲料售价调整需待供应问题缓解和豆粕价格回调后。

全球大豆呈供需紧平衡状态

10月美国农业部报告下调美豆单产预估,导致产量和库存维持平衡偏紧。全球大豆供应在新作南美大豆供应前仍紧俏。美豆需求稳健,尤其是压榨需求强劲。巴西大豆预期丰产,阿根廷出口节奏受影响。全球大豆市场短期面临供应增加与出口压力,CBOT大豆料震荡偏弱,长期焦点在于南美丰产预期的兑现,需持续关注天气变化和产量预期调整。

全球高温肆虐,大豆、玉米期价已悄然上涨!

全球范围内近期遭遇了严重的干旱、高温和极端天气,导致农作物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印度和美国大豆、玉米等作物。中国进口印度农产品受高温天气影响,可能导致产量下降。国内农产品期市受到干旱、高温天气和国际市场变化的双重影响,价格波动较大。预计未来厄尔尼诺现象的加剧将影响更多地区作物产量,而美豆天气炒作热情虽有所消退,但中长期天气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国内期市可能在短期内面临调整,投资者应关注后续报告和政策变化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