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

广西发生非瘟,涉及4个村795头猪!严防越南非瘟传入的三大途径!

2025年7月25日,广西那坡县发生非洲猪瘟疫情,涉及795头生猪,死亡209头。疫情可能与越南持续恶化的非瘟形势有关。越南全国已有28个省市受疫情影响,扑杀生猪超10万头。越南非瘟病毒通过跨境野猪迁徙、非法生猪贸易、媒介生物传播等途径对广西构成严重威胁。广西已构建包括边境监控、病原监测、产业链管理在内的多维防疫体系,强化‘外堵输入、内防扩散’策略,保障生猪产业安全。

越南非瘟疫情持续恶化,感染猪数量增至10万多头

越南非洲猪瘟疫情持续恶化,过去两周感染生猪数量激增三倍,截至8月初已报告972起疫情,超过10万头猪死亡或被扑杀。尽管越南已研发并投入使用非洲猪瘟疫苗,但由于成本和效率问题,疫苗接种率仍然较低。越南总理范明政要求各省采取紧急措施控制疫情,防止对粮食供应造成严重影响。

非洲猪瘟怎么预防?最有效的非瘟防控体系建设

本文详细介绍了非洲猪瘟(ASF)的病毒特性、症状判定及防治现状,并探讨了防控非洲猪瘟的最新药物进展和疫苗研发情况。文章强调了掌握病毒习性、关注管理细节、养成生物安全习惯的重要性,为养猪业提供科学的防控建议。

一周国际疫情动态:罗马尼亚发生9起野猪和10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

本文汇总了2023年2月初发生在多个国家的非洲猪瘟疫情情况,包括乌克兰、摩尔多瓦、马来西亚、匈牙利、爱沙尼亚、意大利、希腊、罗马尼亚和波黑等地的野猪和家猪感染情况。文章详细记录了各地疫情的具体数据,如感染数量、死亡数量及扑杀措施等,并指出这些信息来源于农业农村部。此报道旨在为养猪行业提供最新疫情动态,帮助从业者了解和应对非洲猪瘟疫情带来的挑战。

了解非洲猪瘟特点,掌握防治妙招

本文详细介绍了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理化特性,包括高温、紫外线UVC和消毒剂对其灭活的效果,以及有机物质对其存活的影响。同时探讨了ASFV的免疫逃逸机制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并分析了其五层结构及其功能。文章还概述了抗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包括核苷类似物、天然产物及直接针对病毒的抑制剂,为养猪生产和健康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如何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稳进出关卡,守住养殖安全防线

本文详细介绍了养猪场在预防疾病传播方面的关键措施,包括进苗前的准备、环境清理与消毒、有害生物控制、物资消毒、采样检测,以及运猪车辆的洗消流程和分段赶猪的操作规范。同时强调了进苗后彻底消毒的重要性,确保养猪场的生物安全,减少疾病传播风险。适用于养猪从业者及关注养猪防疫的技术人员。

非洲猪瘟防控技术要点有哪些?

本文详细介绍了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特点,包括临床症状和主要感染途径,并重点阐述了猪场的消毒灭源措施。同时,还涉及了其他常见猪病的防控策略,如疫苗免疫、保健措施及日常巡查等,旨在帮助养猪场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保障猪群健康。

一周国际动物疫情动态(2025年4月28日-5月9日):波兰发生238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2025年4月28日至5月9日,全球11个国家发生444起非洲猪瘟疫情,其中包括28起家猪感染事件。韩国、波兰、爱沙尼亚、波黑、匈牙利、希腊、乌克兰、罗马尼亚、北马其顿、德国和南非等地均报告了不同程度的疫情,涉及大量家猪和野猪感染与死亡。本文详细列举了各国的具体疫情情况及扑杀数据,数据来源于农业农村部官网及猪好多平台。

非洲猪瘟病毒蛋白的免疫逃逸机制与中药干预策略

本文详细解析了非洲猪瘟病毒(ASFV)关键免疫逃逸蛋白的功能机制,包括I7L、MGF360-16R和P72/P54蛋白的作用,并探讨了传统中药在阻断病毒免疫逃逸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文章还介绍了基于复方制剂的中药干预策略及其在未感染和感染猪场的实际应用效果,同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如蛋白-中药成分互作网络解析、纳米递送系统开发及基因编辑与中药协同疗法,为全球养猪业提供更安全高效的防控方案。

非洲猪瘟洗礼下的中国生猪产业:五年蝶变与重生

本文详细探讨了自2018年非洲猪瘟在中国暴发以来,国内生猪市场的变化及中小养猪户面临的挑战。文章分析了生猪价格波动、规模化养殖的崛起、代养模式的兴起以及养殖户在环保整治和疫情冲击下的转型与复产情况。同时,介绍了大型养殖企业在防控非洲猪瘟方面的措施及对行业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