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上行助养殖企业盈利能力增强,预计四季度猪价有望继续保持强势! 近月来,生猪养殖行业成功走出周期低谷,盈利能力显著增强。牧原股份作为行业龙头,发布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0亿至110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利润激增。公司通过提升生产效率和精细化管理,降低了养殖成本,并宣布回购股份以增强投资者信心。尽管9月份以来生猪价格有所回落,但四季度作为传统消费旺季,预计猪价将保持强势表现。 行情 2024年10月10日 0 点赞 0 评论 170 浏览
上涨仅是昙花一现,猪价再次承压下跌? 本文详细分析了2023年10月国内生猪市场的价格走势,探讨了猪价震荡偏强的原因,包括养殖端出栏节奏、二育入场情况以及猪肉消费需求的变化。文章指出,尽管前期猪价有所回升,但近期由于集团猪企降价增量出栏、消费掣肘压力及二育入场积极性减弱等因素,猪价再次承压下跌。预计短期内猪价将继续波动,需关注市场供需变化及二育入场表现。 行情 2024年10月16日 0 点赞 0 评论 179 浏览
抢猪大战开启!多地猪价1天涨5毛,未来如何走? 近期,全国猪价呈现上涨趋势,各地区生猪均价上涨,尤其是华东、华中地区的上涨较为明显。同时,大型生猪企业如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的销售价格也出现上涨。此外,由于标猪供应不足,部分地区已出现抢猪大战。猪价的上涨也带动了猪肉相关上市公司股价的上涨。对于未来猪价的走势,预计生猪价格将在今年第二到第四季度先降后涨,高点可能出现在9月或者12月。 行情 2024年05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63 浏览
发改委:预计本周生猪价格先跌后涨再跌,生猪养殖预期利润将小幅回落 上周全国猪料比价为5.90,较节前一周下降2.32%,未来仔猪育肥模式的生猪养殖头均盈利预计为352.35元。尽管猪价持续上涨,但由于周内涨幅有限,周均值仍较节前下滑。二次育肥户补栏积极性提高,导致生猪流入屠宰端的数量减少,大体重生猪出栏减少、价格走强,支撑猪价上涨。然而,猪价涨至高位后,二次育肥户补栏意愿降低,终端需求跟进乏力,猪价持涨动力不足。预计本周生猪价格将呈震荡调整走势,先跌后涨再跌,周均值环比微跌,生猪养殖预期利润小幅回落。 行情 2024年10月21日 0 点赞 0 评论 178 浏览
大涨近5.6%,猪价迎来反转的局面? 文章分析了国内生猪市场在传统消费旺季“金九银十”期间猪价表现不佳的原因,包括生猪供应增加、市场需求不足以及二育入场等因素。尽管近期受冷空气影响,消费需求有所改善,但整体猪价仍处于波动状态。预计未来需重点关注供需格局变化及集团猪企的出栏节奏。 行情 2024年10月24日 0 点赞 0 评论 170 浏览
供大于求态势难以扭转,年底前猪价或降幅有限 文章分析了2024年猪价的走势,指出大猪存栏有限和二次育肥阶段性存在对猪价的影响。尽管年内二次育肥和压栏行为增加了供应压力,但大猪存栏偏紧和需求支撑力度不强,使得猪价在年内呈先涨后降的趋势。四季度供应充裕而需求增加有限,供大于求格局延续,但大猪存栏偏紧和年初能繁母猪减少,使得猪价降幅有限。 行情 2024年10月24日 0 点赞 0 评论 169 浏览
需求支撑砖强,短暂猪价或有止跌反弹的契机? 10月末,猪价延续萎靡不振的态势,生猪购销支撑不足,需求利好有限。尽管天气转凉带来一定消费提振,但替代性消费和餐饮需求缺乏增量,导致供需双增且供应过剩压力较高。生猪合约价格持续偏弱,预计11月份猪价仍将以震荡走低为主,供应增量板上钉钉,而需求逐步回暖但仍显不足。随着寒衣节的到来,短期内猪价或有止跌反弹的机会,需关注供需基本面变化。 行情 2024年10月30日 0 点赞 0 评论 188 浏览
四季度猪价走势如何?年前猪价有望重回20元/公斤?朱增勇最新猪价行情预测! 自中秋、国庆双节以来,生猪价格呈现震荡回落的走势。本文分析了当前猪价回落的核心原因、四季度及明年猪价的走势,并引用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研究员的观点,探讨了影响猪价的主要因素及未来趋势。文章还提到了大猪存栏量的信息炒作问题,提醒养殖户谨慎对待年前猪价上涨预期。 行情 2024年1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16 浏览
本周生猪价格继续走弱!但消费旺季来临,后市怎么走? 根据农业农村部和中国养猪网的数据,11月初全国猪肉和生猪价格略有下降,但本周内呈先降后涨的趋势。生猪交易均重止跌转涨,屠宰企业开工率上升,主要受气温下降和终端需求提升影响。尽管10月猪价期现走弱,预计11月因天气降温及南方腌腊季的需求增加,生猪供应依旧充足,猪价或有小幅上涨,但涨幅有限。文章还分析了二育、仔猪供应量等因素对市场的影响。 行情 2024年11月04日 0 点赞 0 评论 172 浏览
如何看待年度玉米市场走势?有望稳定在合理区间? 本文分析了新季玉米丰收上市后市场的供应增加及贸易加工主体的观望心态,探讨了年度玉米市场走势、储备调控、进口变化及消费情况对玉米价格的影响。专家建议相关主体理性看待初期价格调整,避免盲目看空,并指出玉米产需紧平衡的基本面决定了市场价格将以稳为主。文章还提到近年来玉米进口量的变化及其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以及未来玉米消费总量预计增长的趋势。 行情 2024年11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198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