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走势

降价!降价!降价潮涌动,猪肉价格何去何从?

10月份以来,全国生猪市场供应持续增加,生猪价格震荡回落。尽管猪价下滑,但养猪仍保持盈利。专家预测年末生猪价格有望止跌回升,未来2-3个月生猪上市量将有所减少。农业农村部将继续调控生猪产能并抓好猪病防控。

进入年度需求旺季,生猪价格怎么走?

本文分析了年末双节临近时,生猪养殖行业进入年度需求旺季的情况。尽管市场需求增加,但11月份多家养殖上市公司披露的产销数据显示,生猪市场价格环比再度下行。文章详细介绍了大北农、ST天邦和牧原股份等企业的销售数据,并引用卓创资讯和上海钢联的分析,探讨了生猪价格波动的原因及未来走势。同时,文章还提到12月份供需双增的情况下,生猪市场可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需求支撑砖强,短暂猪价或有止跌反弹的契机?

10月末,猪价延续萎靡不振的态势,生猪购销支撑不足,需求利好有限。尽管天气转凉带来一定消费提振,但替代性消费和餐饮需求缺乏增量,导致供需双增且供应过剩压力较高。生猪合约价格持续偏弱,预计11月份猪价仍将以震荡走低为主,供应增量板上钉钉,而需求逐步回暖但仍显不足。随着寒衣节的到来,短期内猪价或有止跌反弹的机会,需关注供需基本面变化。

猪价再度转跌!市场需求增长不及供给增长,猪价将走向何方?

本周生猪价格再度转跌,12月至1月期间猪价将继续偏弱走势。尽管进入传统消费旺季,但需求端无明显改善,腌腊和灌肠需求难以集中兑现。养殖端对后市看涨信心不足,加之春节前出栏时间缩短,出栏节奏加快。同时,饲料原材料价格持续走低,行业养殖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整体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生猪供应仍较为充沛,市场需求增长不及供给增长,猪价或持续震荡偏弱。

养殖集团下旬或加速出栏,仔猪价格继续偏弱,预计近期猪价或呈季节性走弱趋势

本文分析了近期猪价的走势,指出猪价上涨缺乏有效支撑,2月下旬猪价总体偏弱的可能性更大。文中详细介绍了生猪、猪肉、仔猪和二元母猪的价格变化,并探讨了供需关系、养殖端行为、终端需求以及饲料成本等因素对猪价的影响。文章还预判了未来几个月的猪价走势和育肥利润情况,强调了当前市场的不确定性及其对养猪业的影响。

猪价止步上涨,消费跟进整体提振一般

11月底,随着寒潮天气的到来,南北地区气温骤降,腌腊季节逐渐开启,市场对猪肉需求有所增加。然而,尽管此前猪价有所上涨,但由于生猪供应压力增大和消费需求不及预期,猪价出现冲高回落的走势。本文分析了当前猪价走势的影响因素,并对未来猪价前景进行了预测,提醒养殖户及消费者关注供需变化,理性看待市场波动。

如何看待年度玉米市场走势?有望稳定在合理区间?

本文分析了新季玉米丰收上市后市场的供应增加及贸易加工主体的观望心态,探讨了年度玉米市场走势、储备调控、进口变化及消费情况对玉米价格的影响。专家建议相关主体理性看待初期价格调整,避免盲目看空,并指出玉米产需紧平衡的基本面决定了市场价格将以稳为主。文章还提到近年来玉米进口量的变化及其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以及未来玉米消费总量预计增长的趋势。

2月中下旬猪价以震荡下跌为主?

本文分析了2023年2月中旬国内生猪市场的最新动态。春节后,由于供需失衡和消费需求不足,猪价持续下行,但近期出现短暂的触底反弹迹象。文章详细探讨了影响猪价的因素,包括猪肉购销情况、屠宰场开工率、居民饮食习惯变化等,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猪价将继续震荡下跌,但仍受二育入场情绪及养殖端出栏节奏的影响。

供需双增,市场博弈加剧,如何看待后期生猪价格走势?

今年以来,受市场供需调整影响,生猪价格经历震荡上涨。8月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6%,主要因集团场缩量抬价、二次育肥入场及出栏量处于低位。进入9月,随着供应增加和需求不及预期,猪价出现高位震荡甚至下滑。文章分析了生猪价格波动的原因,并展望了未来走势,指出9-10月供应和需求双增,但整体增长幅度有限,猪价可能在下旬有反弹潜力,长期来看供应积累可能导致猪价逐步下移。

市场一致预期:2025年猪价将处于下行通道

文章分析了春节后生猪市场供需失衡的现象,指出养殖端恢复出栏速度快于需求端增量速度,导致供大于求和猪价下跌。同时,由于春节前110公斤猪源提前出栏,节后150公斤以上猪源紧缺,推动肥标价差走阔。此外,养殖端增重和二次育肥的增加可能导致供应后置,进一步推动猪价低点后移。展望2025年,尽管供给增多和猪价处于下行通道,但下降幅度可能好于预期,行业内扩产谨慎,成本博弈或成为竞争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