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简报

产能进入转型阶段 高位猪价能维持多久

去年10月,猪价上涨后养殖户补栏,存栏量逐渐恢复。但下半年南方洪涝影响导致部分地区存栏受损,复产放缓。7月猪存栏量及能繁母猪存栏均有增长,显示规模化养殖企业积极性较高。预计9月猪价先涨后震荡下滑,受开学、双节因素影响,屠宰企业开工率可能提升,但供应增量将使猪价承压。10月后市场未进入旺季,猪价下跌加剧。12月南方灌肠及春节备货提振下,猪价或有小幅回涨。

假期生猪行情小结:下滑为主(20201008)

最近,东北地区生猪价格普遍下滑,每公斤约0.6元,各省份价格有所差异。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地价格也出现下降,而两湖地区价格相对较高。养殖场出栏积极,供应充足,但屠宰厂收购顺畅的同时有压价意向,需求疲软,企业开工不足,导致供需失衡,预计短期内猪价将继续下滑。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强化生猪收购贩运管理的通知

此通知要求各地加强生猪收购贩运的管理,包括完善基础信息登记,压实防疫责任,建立贩运台账,强化风险管理,特别是在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期间,对违法违规行为有严格的记录和处罚措施,以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产能释放拐点如期而至 未来猪价是否开启下行周期?

本文分析了前三季度国内猪肉价格的涨跌变化,呈现M型走势,受到春节需求、新冠疫情、进口增加、防疫措施、政策调控等多重因素影响。虽然8月后规模猪场产能放量和进口冻肉增加导致猪价可能下滑,但2021年大场产能加速释放后,猪价预计进入正式的下滑周期。政策建议包括扶持生猪生产、强化防疫、加强市场监控和进口管理等。

我猪场水过滤、消毒都做了,为什么还是没防住?

PSY应用研究院的调查显示,全国猪场井水水质差异大,影响非洲猪瘟防控。水质问题,特别是pH值和硬度的不稳定性,以及杂质的存在,使水成为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的重要漏洞。猪场在水防控上常存在误区,如直接使用消毒剂和酸化剂,而忽视了水质分析和针对性处理。正确的做法是先了解猪场水质,进行过滤和前处理,使用复合液体有机酸调整pH值,同时加强水线清洗和饮水设备的改进,如从通槽饮水改为独立水槽,以提高非瘟防控效果。

引种在加速 未来猪价或继续承压

2020年国内生猪价格在高利润和政策扶持下反弹,企业引种加速优化种源。尽管猪价高位,自繁自养盈利丰厚,但后市供应增量可能导致猪价承压。2021年,随着上游产能恢复和猪源供应增加,预计生猪价格将大幅下滑。

全国猪价一片“绿” 猪市将迎来新变数?

近期,全国猪价在9月份持续下滑,主要受北方产能释放、散户出栏增加及南方低价猪源影响。需求方面,开学季对猪肉需求增益有限,屠企压价收购。尽管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增长,但非瘟形势可控,预计猪价冲高概率较小,节后或继续下滑,11-12月腌腊期猪价或有短暂上涨,整体价格难现高价。

利空交织 生猪自繁自养盈利再度下降

4月,由于猪价持续下跌,全国外三元出栏均价环比降幅7.29%,降至33.71元/公斤,需求疲软导致价格进一步下滑,预计5月可能降至30.50元/公斤。同时,饲料价格高位运行,饲料均价同比上涨12.70%,主要受玉米和豆粕价格上涨影响。养殖盈利受此影响,4月自繁自养头均利润值降至2293.65元/头,预计5月将进一步下滑至1800.00元/头,养殖盈利难有反弹空间。

新冠疫情对养殖业的影响,就一个字!涨!

受疫情和节前备货不足影响,饲料原料如玉米、豆粕、氨基酸、维生素等价格大幅上涨,同时运费因运力紧张显著提升。养殖业成本增加,导致牛羊猪禽价格可能上涨。近期国家出台多项措施以缓解饲料供应、物流运输问题,但仍需进一步改善。

8月份生猪生产继续恢复 养殖信心增强

8月份全国生猪生产持续恢复,能繁母猪基础产能进一步增强。非洲猪瘟防控成效显著,增强了养殖户的信心,推动复养和增养。市场供应改善,预计四季度猪肉价格将低于去年同期。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加强监管与支持措施,保障猪肉稳产保供,防止疫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