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简报

能繁母猪缺口加大 抢猪大战升级!生猪大省恢复产能出“硬招”

经历了非洲猪瘟的冲击后,中国养猪业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推动下,正加快复产和扩张。截至2020年一季度,能繁母猪存栏量有所回升但仍存缺口,多项政策如贷款贴息、保险支持、财政奖补等陆续出台,大型企业与中小农户纷纷行动,预计年内新增生猪产能显著。四川、山东、青海、广西、江苏南通等地采取了具体措施,如鼓励养殖、财政支持、技术改造等,以恢复和稳定生猪生产。同时,各地通过补贴、贷款优惠、土地保障等手段,助力生猪产业的稳产保供。

4月进口猪肉量再创新高 国内高库存猪肉将何去何从?

4月中国猪肉进口量创新高至40万吨,受国际疫情影响及供应过剩,猪肉价格连续回落。国内社会库存高位,出货意愿大于补货。中美价差较大,国外猪肉持续涌入中国市场。然而,行业对后市看跌,冻品抛售意愿增强,同时,鲜品销售压力和库存临期问题抑制了猪肉消费。预计猪价和鲜品价格将下跌,对市场供应和销售造成影响。

两广生猪日评:猪价稳定(20200605)

今日广东和广西的生猪价格保持稳定,大场和规模场的外三元生猪挂牌价在33.8-34.2元/公斤之间。由于北方外来猪源有限且本地养殖场供应紧张,加上需求无明显好转,导致屠宰厂收购量稳定,猪价止跌回稳,短期内猪价下降动力不足,预计整体将以走稳为主。此外,广东规模场的15公斤仔猪报价在1900-2000元/头,市场以企业外购为主。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强化生猪收购贩运管理的通知

此通知要求各地加强生猪收购贩运的管理,包括完善基础信息登记,压实防疫责任,建立贩运台账,强化风险管理,特别是在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期间,对违法违规行为有严格的记录和处罚措施,以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生猪养殖门槛提升 非瘟加速养殖业转型升级

2020年上半年农业上市公司中,生猪养殖盈利显著,牧原、温氏、新希望占据主导。非瘟导致中小散户退出,产业聚集度提升,未来规模化养殖将是趋势。尽管猪价可能有所下降,但预计2021年上半年养殖企业仍能维持盈利。大型养殖集团由于资金和生物安全优势,将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利润可能会向少数主导企业集中。

猪价要开始降了? 但下滑速度真没那么快

自7月中旬至9月上旬,猪价高位盘旋,受消费淡季、猪价高位影响,需求端提振有限。随着北方产能释放与南方洪涝影响,供应面有所变动。9月猪价震荡,规模场出栏量可能增加,但需求好转较弱,预计低点或降至30.5-31.5元/公斤。然而,非瘟疫情、产能恢复进度及市场需求的动态平衡都存在不确定性,价格下滑速度可能较慢,猪价底部难以迅速触及。

储备肉高频投放 今年肉价会降温么?

本文分析了2020年猪肉价格高位运行的原因,包括供应端的非瘟影响和需求端的新冠疫情冲击。虽然国家储备肉频繁投放,但由于消费习惯和冻品消费谨慎,对热鲜猪肉价格影响有限。预计到12月底,随着供应增加和成本下滑,猪肉价格将震荡下滑,预计价格在40.0元/公斤左右,节假日或有小幅上涨,但总体涨幅有限。

产能进入转型阶段 高位猪价能维持多久

去年10月,猪价上涨后养殖户补栏,存栏量逐渐恢复。但下半年南方洪涝影响导致部分地区存栏受损,复产放缓。7月猪存栏量及能繁母猪存栏均有增长,显示规模化养殖企业积极性较高。预计9月猪价先涨后震荡下滑,受开学、双节因素影响,屠宰企业开工率可能提升,但供应增量将使猪价承压。10月后市场未进入旺季,猪价下跌加剧。12月南方灌肠及春节备货提振下,猪价或有小幅回涨。

5月22日国内饲料原料行情:玉米价格震荡偏强,猪价连续下跌

5月22日市场动态:玉米价格震荡偏强,受养殖利润低位和饲企采购需求影响;DDGS价格稳定,受检修和豆粕反弹影响;豆粕、棉粕、菜粕受各自供需因素影响,价格走势各异;鱼粉市场等待新季捕鱼政策;小麦市场购销稳定,价格偏强;油脂市场震荡,进口需求支撑;蛋氨酸产能增加,固蛋进口量增长;维生素A回调至历史低位,VE市场窄幅整理;猪价企稳微涨,关注收储预期;鸡蛋价格上涨但需求淡季;淘汰鸡和肉毛鸡价格小幅震荡;鸡苗价格上涨。

拐点即将出现 至年底猪价走势如何

本文分析了2020年9月份后中国生猪市场的发展趋势,包括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增加、产能恢复至60%-70%、屠宰企业开工率可能提升至20%以及猪价的预期变化。预计9月后价格可能先涨后震荡下滑,11-12月虽有消费旺季提振,但猪价上行空间有限,预计年底猪价在30.0-32.0元/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