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点评

一夜“逆转”,猪价下跌“踩刹车”?啥情况?

10月渐入中旬,国庆假期后猪价触底反弹,但近期出现冲高回落的走势。随着生猪价格触及阶段性新低,养殖端出栏压力减轻,市场挺价意愿转强,二次育肥逢低入场,推动猪价小幅上涨。然而,由于猪价破8入9,二育入场节奏放缓,猪价再次下跌。截至10月13日,全国瘦肉型生猪价格出栏均价为17.99元/公斤,呈现2连降走势,但降幅明显收窄,短期内或有反弹可能。市场情绪逐步改善,养殖端出栏节奏放缓,二育补栏积极性增加,供需博弈加剧,猪价或呈现横盘震荡走势。

猪价下跌的原因是啥?农业农村部提醒:这一因素可能会大幅拉低猪价

近一个月,生猪现货价格震荡走低,9月以来全国猪肉价格周环比连续下降。此轮下跌主要由于前期压栏及二次育肥逐步出栏,叠加季节性因素导致供应增加,而需求趋于平淡。尽管四季度消费旺季到来可能改善需求,但供应压力较大,猪价重心将缓慢回落。同时,仔猪出生数据和母猪生产效率提升预示明年春节后供应压力不容轻视,建议养殖户合理控制生产节奏并关注套期保值操作。

一夜“降温”,猪价跌得“一塌糊涂”,还要继续跌吗?

文章分析了2023年9月至11月的生猪市场价格波动情况,详细探讨了影响猪价的主要因素,包括集团猪企和散户猪场的出栏计划、饲料成本、二育入场、标肥价差等。文章还预测了11月份的生猪市场供需变化及价格走势,指出尽管供应压力较大,但季节性消费需求回升或将支撑猪价呈现‘先弱后强’的局面。

生猪价格为何连续下跌两个月?

本文分析了当前生猪市场价格连续下跌的原因,尽管能繁母猪存栏数据显示猪周期仍处于上行阶段。文章探讨了仔猪产能增加、前期压栏大猪及二次育肥猪源的集中释放、终端需求疲软以及养殖户集中出栏等多方面因素对生猪价格的影响,并指出近期猪肉价格有所上涨,可能对提振猪价产生积极意义。

生猪市场一夜“降温”,涨幅收窄,猪价上涨“盛极而衰”?

本文详细分析了11月中旬国内生猪市场的行情,包括猪价触底回升、涨势收窄、北方与南方地区的具体报价情况。探讨了支撑猪价上涨的情绪因素以及供强需弱的基本面情况,指出短期内需求跟进缺乏有效支撑,生猪供应能力宽松,预计未来1-2日猪价或将再次下跌调整。

受供强需弱引导市场,短暂猪价或以震荡下跌为主!

11月国内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下跌,主要由于养殖端积极出栏和消费需求不足导致供需格局偏空。尽管短期内有反弹迹象,但整体走势仍以震荡下跌为主。预计随着气温下降和腌腊需求增加,下旬市场或有转强的支撑。文章分析了全国各地区猪价变化、屠企开工率及市场反馈,并关注未来集团猪企出栏和需求变化。

猪价保卫战打响,8元能否稳住?

本文分析了2023年三季度末至四季度猪价的走势,探讨了市场对四季度猪价的期待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尽管四季度是猪肉消费的传统旺季,但实际消费并未如预期般增长,导致猪价持续下跌。文章指出,当前猪价的波动主要受市场情绪影响,而供需两端基本稳定。随着看空情绪的释放和养殖端的积极调整,预计四季度猪价不会崩盘,但仍需关注明年的市场预期及其对当前供应压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