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点评

新生仔猪将继续增加,四季度猪价或震荡下滑?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农业农村部的数据,2024年9月中旬全国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监测显示,生猪价格环比下降3%。预计今年秋冬猪肉上市量将稳定增加,国庆期间及秋冬季生猪和猪肉供应总体有保障。三季度猪价呈“倒V”型走势,受二次育肥、出栏节奏和需求变化影响,四季度猪价可能震荡下滑。专家建议养殖场户保持合理生产节奏,并关注未来市场变化。

一夜“跳水”,生猪均价跌入“8元时代”,1个好消息!

9月渐入下旬,国庆假期即将到来,本月猪价呈现“易跌难涨”的走势。由于节日利好兑现不畅和市场供需变化,猪价在中秋假期后出现“旺季不旺”及“断崖式下跌”。本文分析了支撑猪价下跌的原因,包括市场需求、屠企开工率、养殖端出栏心态等,并探讨了未来可能出现的止跌上涨契机。

9元/斤猪价保不住?猪价为何跌得这么急?

本文分析了近期猪价在传统旺季意外下跌的原因,指出市场高估了猪肉消费需求,导致供需失衡。文章探讨了二次育肥、压栏观望等现象对市场的负面影响,并强调了及时调整消费预期的重要性。同时,文章还提到官方对生猪产能的调整预示着市场消费水平的变化,建议养猪人密切关注并合理规划生产,以应对未来的市场波动。

猪价跌势不减,反弹空间不及预期

本文分析了近期生猪市场价格走势,包括供应和需求方面的因素。文中指出,短期猪价跌势不减,供应充足而需求支撑有限,导致行情震荡盘整。屠宰企业鲜销率微降,冻品市场需求平淡,仔猪价格持续下调,养殖端对后市预期较低,二育情绪谨慎。文章还讨论了国庆节前的市场备货预期及对后期市场的影响。

市场供大于求局面难改,10月肉价或震荡下滑

9月白条猪肉价格在持续走低后,受中秋和国庆节日效应影响,价格有所波动但仍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上游供应松动和市场高价承受力弱导致价格下跌,冻品供应充裕且库容率持续下滑。10月猪肉价格预计震荡下行,批发市场到货量或先增再减,整体行情仍面临压力。文章分析了供需关系、市场价格及未来趋势。

市场扛价意愿减弱,猪价跌势反扑!

本文分析了2023年9月至10月期间,中国生猪市场的价格波动情况。尽管有学生返校、中秋和国庆等传统消费旺季的支撑,但猪价仍经历了显著下跌,主要原因是养殖端集中出栏及消费需求不及预期。进入10月中旬后,随着大猪出栏减少和养殖户抵触降价情绪增强,猪价出现反弹迹象。然而,由于需求减弱和养殖端增量出栏,猪价再次面临下行压力。文章详细探讨了供需变化对猪价的影响,并对未来走势进行了预测。

一夜“逆转”,猪价下跌“踩刹车”?啥情况?

10月渐入中旬,国庆假期后猪价触底反弹,但近期出现冲高回落的走势。随着生猪价格触及阶段性新低,养殖端出栏压力减轻,市场挺价意愿转强,二次育肥逢低入场,推动猪价小幅上涨。然而,由于猪价破8入9,二育入场节奏放缓,猪价再次下跌。截至10月13日,全国瘦肉型生猪价格出栏均价为17.99元/公斤,呈现2连降走势,但降幅明显收窄,短期内或有反弹可能。市场情绪逐步改善,养殖端出栏节奏放缓,二育补栏积极性增加,供需博弈加剧,猪价或呈现横盘震荡走势。

猪价下跌的原因是啥?农业农村部提醒:这一因素可能会大幅拉低猪价

近一个月,生猪现货价格震荡走低,9月以来全国猪肉价格周环比连续下降。此轮下跌主要由于前期压栏及二次育肥逐步出栏,叠加季节性因素导致供应增加,而需求趋于平淡。尽管四季度消费旺季到来可能改善需求,但供应压力较大,猪价重心将缓慢回落。同时,仔猪出生数据和母猪生产效率提升预示明年春节后供应压力不容轻视,建议养殖户合理控制生产节奏并关注套期保值操作。

一夜“降温”,猪价跌得“一塌糊涂”,还要继续跌吗?

文章分析了2023年9月至11月的生猪市场价格波动情况,详细探讨了影响猪价的主要因素,包括集团猪企和散户猪场的出栏计划、饲料成本、二育入场、标肥价差等。文章还预测了11月份的生猪市场供需变化及价格走势,指出尽管供应压力较大,但季节性消费需求回升或将支撑猪价呈现‘先弱后强’的局面。

生猪价格为何连续下跌两个月?

本文分析了当前生猪市场价格连续下跌的原因,尽管能繁母猪存栏数据显示猪周期仍处于上行阶段。文章探讨了仔猪产能增加、前期压栏大猪及二次育肥猪源的集中释放、终端需求疲软以及养殖户集中出栏等多方面因素对生猪价格的影响,并指出近期猪肉价格有所上涨,可能对提振猪价产生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