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分析

猪市僵持!清明前行情会有什么变化?

近期国内生猪市场呈现窄幅震荡态势,供需双方持续博弈。供应端养殖场出栏节奏平稳,但终端需求有限,市场供强需弱。随着气温回升和清明节临近,预计短期内猪价将维持稳中窄幅波动,后期需关注消费恢复及供应压力变化对市场的影响。

猪价探底背后:供需失衡与行业微利,下半年能否反弹?

文章分析了2024年3月以来全国生猪价格下跌的原因,包括供给增加、消费需求处于低谷等,并探讨了行业盈亏情况及后市走向。专家朱增勇指出,上半年猪价将以弱势震荡为主,下半年有望温和反弹。同时,进口猪肉占比少,对国内市场影响有限。生猪养殖企业正通过技术升级等方式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3月猪价震荡:供应支撑与需求疲软的博弈

3月生猪及猪肉市场行情复杂,猪价在中上旬呈现区间震荡态势。供应端因养殖利润压缩、出栏节奏调整及二次育肥现象支撑猪价;需求端则因消费缓慢回升但仍显疲软导致白条肉价格下跌幅度大于生猪。未来猪价走势将受养殖端出栏节奏、二次育肥持续情况及消费需求变化影响,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以应对可能的下行压力。

3月猪价走势分析:供应压力加大,底部支撑何在?

本文详细分析了2025年3月生猪市场的走势,探讨了供需失衡、养殖成本变化、二次育肥现象对猪价的影响。同时指出当前消费疲软和供应过剩导致猪价大概率在13-15元/公斤区间波动,并提出了养殖户优化出栏节奏和关注市场信号的建议。

上市猪企销售数据透露出啥信号?后市行情将如何发展?

本文分析了2025年中国畜牧市场在宏观经济环境下的运行情况,特别是生猪市场的供需关系和价格波动。通过解读2月份上市猪企的销售数据,展示了生猪出栏量的变化趋势以及价格走势的影响因素。同时,对各大集团的出栏量进行了对比,并探讨了市场供需关系对养殖业操作策略的影响。

发改委2月第4周全国猪粮比分析预测:预计猪价或先涨后跌,生猪养殖预期利润将继续减少

2025年2月第4周,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发布全国生猪出场价格为15.44元/公斤,环比下跌0.96%,跌至近9个多月最低;主要批发市场玉米价格为2.18元/公斤,环比上涨0.93%,达到近12周最高。猪粮比价为7.08,环比下跌1.94%,连续3周下跌。本周猪价持续下滑,预计下周猪价或先涨后跌,周均值或环比小跌,生猪养殖预期利润将继续减少。

猪价上涨利好不足,上涨空间或将有限?

本文分析了3月初国内生猪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走势。尽管近期猪价呈现底部拉锯的走势,但受供应增加和需求疲软的影响,猪价上涨空间有限,且面临破位下降的风险。文章详细探讨了供应端、需求端以及市场抄底因素对猪价的影响,并指出当前供需错配的局面可能导致后市猪价上涨动力不足。

猪价行情分析:稳中伴涨态势持续,未来走势如何?

进入3月初,国内生猪市场价格以稳中伴涨为主。尽管面临多重压力,但阶段性市场存在支撑因素,如寒潮天气影响、需求缓慢回升及二育现象等,导致猪价呈现偏强走势。然而,主流机构认为此轮上涨难以持续,3月份猪价仍面临严峻的供需失衡压力。文章分析了支撑猪价上涨的原因以及未来市场面临的挑战,并指出后市需关注购销节奏变化。

产销错配压力陡增,猪价短暂或将以偏弱为主!

本文分析了3月初国内生猪市场的价格走势,指出猪价在月初偏强上涨的原因及面临的压力。主要支撑因素包括养殖端出栏规模有限、物流运输受阻和猪肉需求缓慢回升。然而,由于供应过剩、消费需求不足以及二次育肥入场信心偏弱等因素,预计猪价难以持续上涨,并可能面临下跌风险。文章还提及了未来市场需关注的几个关键点,如集团猪企的出栏节奏等。

2025年生猪养殖新困境:扭亏无“涨”,双挑战来袭

本文详细分析了2024年猪企的业绩表现,特别是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龙头企业的大幅扭亏和首破千亿营收。尽管猪企在2024年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但股价和猪价却未能同步上涨,反映出市场对2025年的谨慎预期。文章还探讨了2025年猪肉供给过剩、盈利分化加剧的可能性,并指出头部企业将从规模优先转向盈利优先,而中腰部企业则继续通过融资扩产寻求突破。同时,降本增效和技术管理创新将成为未来养猪行业的关键竞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