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分析

全国猪肉价格周环比呈现连续下降走势,主要原因有哪些?

本文分析了9月份以来全国猪肉价格连续下降的原因,主要由于养殖场出栏意愿增强及二次育肥生猪开始出栏,导致供应能力明显增强。同时,文章还探讨了鸡蛋价格在9月份的波动情况,受到开学季、中秋节和国庆节等节日需求提振以及气候适宜带来的产蛋量增加的影响,鸡蛋价格在9月份环比上涨6.17%,但同比有所下降。

猪价走弱已超3个月,后市走势如何?

进入12月初,国内生猪市场价格持续走低,猪价呈现趋势性下跌,跌幅已达23.7%,目前均价跌破16元/公斤。南北地区猪价普遍下降,主要由于生猪供应过剩和需求不足所致。春节前出栏窗口期减少、母猪存栏增加以及前期压栏集中出栏等因素加剧了供应压力,而气温偏暖导致腌腊消费旺季不旺,进一步削弱了市场需求。预计短期内猪价将继续承压下行,需关注集团猪企出栏及需求变化。

猪价涨跌拉锯,短暂上涨或不及预期?

本文分析2025年7月末国内生猪市场走势。受高温天气、需求疲软及出栏增加影响,猪价一度跌至春节后低点。但随着市场预期改善、集团猪企缩量拉涨及二次育肥积极性回升,猪价出现阶段性反弹。文章同时分析猪价上涨受限的原因及未来走势展望,为养猪从业者提供市场参考。

2连降!猪价或难有实质性下跌的走势?

8月即将过半,近期生猪市场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受供应偏紧及饲料成本变化影响,养殖户惜售压栏情绪高涨。尽管近期猪价出现小幅回调,但短期内仍维持易涨难跌态势。随着月末集团猪企出栏计划减少和学生返校需求增加,预计未来猪价仍有震荡偏强的走势。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猪价波动的原因及未来市场趋势。

猪价跌势反扑,短暂市场再次进入磨底的阶段?

本文分析了7月国内生猪市场的供需情况及猪价走势。受季节性消费淡季、屠企开工率偏低等因素影响,猪肉购销冷清,猪价整体呈现下行趋势。尽管养殖端部分企业缩量惜售,但市场需求疲软,供需博弈加剧。文章同时指出月末集团猪企出栏计划减少,猪价下跌趋势或将趋缓,后市仍存反弹可能。

猪价降幅略有走扩,7元/斤就在眼前,养猪人要挺住啊!

7月国内生猪市场迎来报复性下跌,标猪报价持续走低,受需求疲软及集团猪企增量出栏影响,猪价持续承压。尽管市场情绪有所提振,但供需博弈加剧,屠企开工率维持低位,标肥价差扩大。在政策引导下,出栏节奏加快,短期内猪价或维持‘磨底’走势,但存在月末反弹预期。

月末生猪市场多空拉锯,僵局待破?

本文分析7月生猪市场走势,猪价整体呈下降趋势,受出栏增量和需求疲软影响,猪价持续走弱。临近月末,猪价出现小幅反弹但缺乏持续动力,市场呈现供需僵持局面。养殖端对8月行情仍有期待,但需求端持续低迷,叠加官方调控,猪价走势仍存不确定性。

预计8月生猪供给量延续偏紧局面,需求回暖仍待时日

本文分析了8月生猪市场的供需情况,指出由于产能去化和疫病影响,市场供给偏紧,养殖端压栏和二育积极性上升,进一步加剧了供给紧张的局面。然而,当前消费需求处于淡季,屠企开工率维持低位,需求回暖还需时日。文章还探讨了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仔猪及母猪价格走势,并对饲料原料价格和养殖利润进行了分析。整体来看,近月合约2409和2411预计呈震荡上行态势,建议逢低做多。

肥猪存栏增加!四季度消费旺季,猪价能否持续向好?

文章分析了今年以来生猪价格的波动情况,从1月上旬的13.9元/kg上涨至8月中旬的20.9元/kg,随后回落至9月下旬的18元/kg。三季度以来价格稳定在18元/kg以上。文章还探讨了影响猪价的因素,如供应端出栏量增加、二次育肥入场减少等,并展望了四季度的市场前景。同时,文章提到生猪期货价格的下跌及其原因,并分析了大体重生猪存栏增加对饲料需求的影响。

一夜“变脸”,猪价“猛跌熄火”?发生了啥?

进入10月末,国内外三元生猪报价维持波动下跌的走势,猪价基本面偏弱,主要受供应增加和需求不足的影响。近期,尽管有短暂的止跌上涨,但整体仍呈萎靡不振态势。分析指出,由于生猪供应宽松、消费需求转弱,猪价承压下跌。然而,随着养殖户抵触降价意愿增加以及需求有所改善,猪价底部支撑逐渐转强。预计短期内猪价将以弱稳震荡为主,后市需关注养殖端出栏节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