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分析

猪价“破14”,6月生猪市场或弱稳探底?

近期国内生猪市场价格以波动下降为主,受端午节后消费需求不足及天气因素影响,猪价呈现破位下跌趋势。尽管二育补栏情绪减弱,但养殖端挺价心态有所显现,标猪价格跌破14元/公斤后,市场趋于弱稳。文章分析了供需博弈对猪价的影响,并关注未来养殖端出栏节奏和标猪补栏情绪的变化。

猪价为啥突然上涨?10月要反转?

本文分析了自8月份以来猪价的波动情况,特别是十一长假前后猪价的变化。文章指出,尽管猪价在长假后有所回升,但主要原因是供应压力相对减轻、气温骤降导致消费增加以及养殖户认卖心态不强。同时,文章还探讨了生猪市场的供需状况,指出产能和消费双双下降,但消费降级幅度更大,导致供应宽松的局面。此外,政策端的作用有限,预计未来猪价涨幅有限,市场将逐步寻找新的供需平衡。

养殖端有扛价意愿,猪价能否逆势上涨?新一轮涨价潮能否兑现?

本文分析了10月中旬以来猪价的波动情况,包括猪价短暂上涨后再次下跌的原因,以及市场供需基本面的影响。尽管北方地区出现二育现象和部分养殖户减少出栏,但整体来看,消费跟进低迷、供应压力大等因素导致猪价上涨动力不足,短期内猪价或将维持震荡偏弱的走势。文章还探讨了未来猪价的可能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猪价或将再次上涨,但反弹幅度或有限?

4月国内猪价呈现高频拉锯走势,受养殖端、规模猪企及二育情绪影响,猪价短期内或有上涨趋势。尽管消费需求一般,但随着五一小长假临近,消费边际利好逐步显现。本文分析了供应与需求方面的变化,并对后市猪价走势进行了预测。

如何看待生猪9月行情?下半年养猪还能赚钱吗?

据我的钢铁农产品网分析,今年生猪行情预计先涨后跌。夏季高温导致生长减缓,市场看涨情绪高涨,部分企业选择增重。进入9月,天气转凉,终端消费增加,但需关注二育节奏和需求变化。四季度供给端不存在绝对过剩,但由于二育及压栏,可能出现阶段性偏紧。2023年四季度猪价或先涨后跌,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以调整养殖策略,降低风险,保障利益。

数据透视!规模猪场新生仔猪连续3个月高于4000万头!中秋、国庆的利好行情还能兑现吗?

本文分析了当前生猪价格和仔猪价格的走势,探讨了中秋、国庆期间及未来四季度的生猪市场行情。文章指出,尽管近期仔猪价格大幅下跌,但养殖户补栏态度谨慎,主要由于对未来市场信心不足及存在季节性消费规律、饲料价格上涨、冬季疫病挑战等风险因素。同时,文章建议养殖户应合理规划出栏节奏,避免集中出栏导致猪价波动,并强调养猪业未来将趋于稳定薄利。

市场情绪略显偏弱,猪价以波动走低为主!

文章分析了国内生猪市场的供需变化及猪价走势,指出2025年5-9月标猪供应将逐月增加,市场供应宽松,叠加消费淡季影响,猪价上涨压力较大。同时,由于二育入场谨慎、消费支撑不足以及标肥价差倒挂等因素,短期内猪价或将偏弱运行。但标猪市场仍存在一定支撑,需关注集团猪企出栏节奏和屠企开工率变化。

猪价前景如何?上涨亦或者下跌,具体分析来了!

本文分析了2024年9月中下旬国内猪价的最新变化,尤其是中秋节后的市场情况。虽然消费支撑转弱,但猪价并未大幅下跌,而是呈现僵持和窄幅波动的态势。文章详细探讨了利好与利空因素,并预测9月末猪价可能有逆势上涨的机会。重点讨论了供需关系、养殖端心态以及屠企开工率等关键因素对猪价的影响。

猪价“坐滑梯”,后市会“断崖”下跌吗?

文章分析了国内生猪市场的现状,指出猪价进入‘磨底’阶段,市场多空并存。10月份生猪供应整体充足,但增幅收窄,消费跟进表现一般,缺乏明显增量。尽管鲜品猪肉购销需求有所改善,但整体消费提振空间有限。南方地区气温偏高和疫病风险提升也影响了养殖户的出栏意愿。预计短期内猪价将以横盘偏弱为主,需关注集团猪企出栏及二育情绪的变化。

猪价年内低点是否已过?

文章分析了2025年生猪市场的供需情况及猪价走势。从3月至5月中旬,猪价持续横盘,未来可能震荡下滑,年内低点或出现在四季度。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近期猪肉价格略有上涨,但生猪价格以下跌为主。供应方面,随着能繁母猪存栏量增加,预计2025年4月至9月生猪出栏水平将显著提升。企业出栏数据表明,上市猪企4月合计出栏量同比增加。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猪价虽可能受市场因素波动,但整体下跌趋势难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