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分析

腌腊季来临,猪价为什么反而走低?朱增勇:预计11月底开始猪价或止跌回升

本文分析了每年11月至次年1月腌腊高峰期期间,全国生猪价格整体呈下跌走势的原因。尽管腌腊需求逐渐增加,但由于生猪供应增加、气温偏高以及市场供需变化,导致近期猪价走低。同时,仔猪价格一度明显上涨,但市场接受度下降后止涨回稳。专家预计,随着腌腊需求和双节消费的提振,11月底起猪价可能止跌回升,但涨幅将较为温和。

短期猪价受情绪引导,价格或继续走高!

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生猪市场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6月猪价触底后逐步回升,标猪均价涨至14.28元/公斤,市场看涨与看跌情绪交织。利好方面包括养殖户挺价、饲料成本上升和二次育肥积极性提升;利空因素则涉及供应过剩、消费需求疲软和屠企开工率偏低。短期内猪价或偏强运行,但需警惕月末集中出栏导致的价格回调风险。

牛牪犇!连续2个多月高价,对虾养殖=“挖金矿”

春节期间南美白对虾价格大幅上涨,主要因餐饮需求旺盛和大规格虾短缺。随着复工和市场需求的调整,部分产区虾价有所回落但仍保持高位。养殖户投苗积极性提高,预计投苗量增加,但广西等地养殖户仍持谨慎态度。不同地区的虾价报价不一,如广东阳江、湛江、福建龙海和江苏如东等地均有不同规格的虾价变动。

7月进口肉类总量85万吨 禽肉、牛肉等进口价格上涨明显

2021年7月中国进口肉类总量持续增长,尤其是猪肉和禽肉进口量大幅增加,而牛肉和羊肉则有涨有跌。猪肉进口量受国内价格下跌影响下滑,但牛肉需求依旧强劲,牛肉进口量保持高位。国际肉价因新冠疫情而上涨,国内需求和供应形势将影响未来的进口趋势。

猪价大涨!缺猪隐现,2021年猪价还要翻身?

近期猪价经历大幅反弹,重回30元/公斤,全国多地涨幅扩大。然而,消费淡季与生猪产能疑虑导致终端消费力不足,猪价上涨持续性存疑。产能受损、中小体重生猪增多可能引发供应短缺,引发猪价大涨。养猪人应把握反弹高点,避免盲目追高。预计猪市整体下跌趋势已定,但反弹上涨的可能性依旧存在。

2022年猪周期拐点仍需观察

本文回顾了中国1995年至2021年间的生猪周期,探讨了非瘟疫情对产能的影响,以及2020-2021年能繁母猪存栏、屠宰量和猪料产量的变化。猪价在2020年8月达到高点,但2021年6月出现拐点,补栏热情重新升温。尽管上市猪企出栏量大增,但成本和盈利差异明显。猪周期拐点的判断仍需进一步观察市场动态。

猪价震荡探底后,短期反弹能否持久?

近日国内猪价大幅震荡,受供需失衡、产销错配及天气炎热影响,供应过剩与消费需求下降导致猪价下跌。但随着市场情绪改善及天气因素影响,短期内猪价或偏强运行。然而,消费淡季与养殖端压力使得本周猪价存在波动下降的风险。文章分析了猪价走势及未来影响因素,建议关注集团猪企出栏节奏与屠企开工率变化。

猪价上涨势不可挡,市场“超预期”格局凸显!

近期国内猪价逆势上涨,尽管本月曾触底至13.91元/公斤,但随后连创新高。本文分析了生猪价格偏强运行的背后原因,包括出栏节奏变化、集团猪企策略调整及二次育肥积极性提升等因素,并对后续猪价走势进行展望。

3月5日CFT鸡评 鸡蛋价格震荡偏强 白羽肉毛鸡价格震荡偏弱

2021年3月5日,鸡蛋价格震荡偏强,供应增长但终端需求低迷,蛋价不稳;淘汰蛋毛鸡价格持续下跌,受新开经产蛋鸡增加影响;白羽肉毛鸡价格震荡偏弱,成本上涨和生猪替代影响市场;鸡苗价格则持续上涨,养殖场补栏积极性提高但成本压力增大。整体来看,饲料行业各环节价格走势各异,短期内市场以震荡调整为主。

猪价“狂涨”数日,啥时候是个头,便宜猪肉何时才能到来?

近期猪市行情大好,价格连续上涨,主要受供应偏紧、仔猪价格反弹、母猪存栏量下滑和市场补栏情绪等因素影响。然而,消费端对高价接受力不足,市场涨价现象并未带动大量需求,存在供应阶段性紧张和猪价冲高回落的风险。随着生猪产能的恢复和天气变化,未来猪肉价格有望趋于稳定并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