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分析

猪价震荡探底后,短期反弹能否持久?

近日国内猪价大幅震荡,受供需失衡、产销错配及天气炎热影响,供应过剩与消费需求下降导致猪价下跌。但随着市场情绪改善及天气因素影响,短期内猪价或偏强运行。然而,消费淡季与养殖端压力使得本周猪价存在波动下降的风险。文章分析了猪价走势及未来影响因素,建议关注集团猪企出栏节奏与屠企开工率变化。

牛牪犇!连续2个多月高价,对虾养殖=“挖金矿”

春节期间南美白对虾价格大幅上涨,主要因餐饮需求旺盛和大规格虾短缺。随着复工和市场需求的调整,部分产区虾价有所回落但仍保持高位。养殖户投苗积极性提高,预计投苗量增加,但广西等地养殖户仍持谨慎态度。不同地区的虾价报价不一,如广东阳江、湛江、福建龙海和江苏如东等地均有不同规格的虾价变动。

7月进口肉类总量85万吨 禽肉、牛肉等进口价格上涨明显

2021年7月中国进口肉类总量持续增长,尤其是猪肉和禽肉进口量大幅增加,而牛肉和羊肉则有涨有跌。猪肉进口量受国内价格下跌影响下滑,但牛肉需求依旧强劲,牛肉进口量保持高位。国际肉价因新冠疫情而上涨,国内需求和供应形势将影响未来的进口趋势。

2020年31省市畜牧业生产汇总,年末生猪存栏多增长

2020年,中国畜牧业在多重困难下保持稳定发展,虽然受非洲猪瘟、洪涝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全国生猪生产有所下降,但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增长显著。牛肉、羊肉和禽肉产量有所增加,猪肉产量下降,整体肉类产量微降。各省市如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畜牧业生产都有所恢复和增长。

【独家】10月白羽肉鸡市场行情分析及11月预测

本文分析了10月份全国主产区大肉食种蛋、鸡苗、毛鸡和鸡肉的平均售价变动情况,以及11月行业展望,包括种鸡场鸡苗供应、毛鸡出栏与价格预测,以及受新冠疫情、冻品库存和猪肉行情等因素影响的鸡肉产品市场走势。预计11月鸡肉价格在8500-10300元/吨区间振荡。后续需关注新冠疫情发展、进口肉类、祖代更新和猪肉行情等因素。

短期猪价受情绪引导,价格或继续走高!

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生猪市场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6月猪价触底后逐步回升,标猪均价涨至14.28元/公斤,市场看涨与看跌情绪交织。利好方面包括养殖户挺价、饲料成本上升和二次育肥积极性提升;利空因素则涉及供应过剩、消费需求疲软和屠企开工率偏低。短期内猪价或偏强运行,但需警惕月末集中出栏导致的价格回调风险。

腌腊季来临,猪价为什么反而走低?朱增勇:预计11月底开始猪价或止跌回升

本文分析了每年11月至次年1月腌腊高峰期期间,全国生猪价格整体呈下跌走势的原因。尽管腌腊需求逐渐增加,但由于生猪供应增加、气温偏高以及市场供需变化,导致近期猪价走低。同时,仔猪价格一度明显上涨,但市场接受度下降后止涨回稳。专家预计,随着腌腊需求和双节消费的提振,11月底起猪价可能止跌回升,但涨幅将较为温和。

下好生猪产业一体化这盘棋

文章探讨了生猪屠宰行业向养殖集中区域转移的趋势,强调了一体化发展的新机遇,包括养殖屠宰匹配、产销衔接、行业优胜劣汰和提档升级。同时,文章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以缓解猪周期、保障猪肉供给,优化资源配置。

猪周期里生猪企业和肉制品企业的相反境遇

生猪价格大幅下跌,养猪企业和肉制品企业面临亏损,其中养猪企业如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新希望出现巨额亏损,而专注于肉制品加工的得利斯则因调整管理思路和成本管控实现业绩增长。双汇发展则因库存商品价格下降和减值准备计提导致业绩下滑。养猪企业正向产业链下游延伸,试图通过全产业链布局来对冲价格波动。肉制品企业也在寻求向上游发展,以提高自给率和抵御市场不稳定。

猪价上涨“势不可当”,上涨能否持续?

文章分析了冬至过后南方腌腊消费逐渐减少对猪价的影响。尽管近期猪价出现“6连降”,但随着养殖端出栏节奏减慢和市场需求回暖,猪价呈现止跌上涨的趋势。文章还详细介绍了全国各主要产区的猪价变化情况,并对未来1-2日的猪价走势进行了预测。虽然短期内猪价有望继续上涨,但受供应端压力和腌腊需求减弱影响,未来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