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分析

9月份猪肉价格上涨16.2%!10月生猪供给或偏紧,华储网:1.96万吨冻猪肉将出库!

2024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3%,非食品价格下降0.2%。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中,猪肉价格上涨16.2%,影响CPI上涨约0.21个百分点。此外,华储网发布通知称,1.96万吨冻猪肉将于10月15日出库竞价交易。预计10月生猪供给偏紧,猪肉消费增加,猪价中枢有望上移。

肥猪存栏增加!四季度消费旺季,猪价能否持续向好?

文章分析了今年以来生猪价格的波动情况,从1月上旬的13.9元/kg上涨至8月中旬的20.9元/kg,随后回落至9月下旬的18元/kg。三季度以来价格稳定在18元/kg以上。文章还探讨了影响猪价的因素,如供应端出栏量增加、二次育肥入场减少等,并展望了四季度的市场前景。同时,文章提到生猪期货价格的下跌及其原因,并分析了大体重生猪存栏增加对饲料需求的影响。

2024年国庆期间全国生猪价格先跌后涨,后市走势如何?

本文详细分析了2023年国庆期间中国多个省份的生猪市场价格变化,包括东北、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川渝和两广地区。文中探讨了各地区猪价先跌后涨的原因,如终端消费不足、二次育肥入场、养殖端惜售情绪等,并对短期内猪价走势进行了预测。文章数据来源于我的钢铁网,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

猪价跌势“点燃”,支撑猪价下跌的逻辑是啥?

10月国内生猪价格在短期内出现逆势上涨,随后又因市场情绪降温而迅速回落。截至10月12日,全国瘦肉型生猪出栏平均价为18.02元/公斤,北方地区猪价率先下跌,南方市场以弱稳为主。支撑猪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供应端挺价情绪松动、二育补栏成本上升及消费需求疲软。预计短期内猪价或有回调,但受二育情绪和消费变化影响,后市仍有上涨可能。文章详细分析了近期猪价波动的原因及未来趋势。

猪价暴跌,原因是啥?王祖力:猪价年底前没有大幅下跌的空间

本文分析了近期猪价下跌的原因及其未来走势。数据显示,猪价从8月15日的高点21.12元/公斤下跌至19.61元/公斤,跌幅达1.51元/公斤。文中引用了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的观点,指出年底前猪价大幅下跌的风险较低,阶段性的小幅度回调属正常现象。文章还探讨了养殖户理性操作、集团猪企加快出栏、二次育肥户出栏增加、冻肉销售以及猪肉消费需求转移等因素对猪价的影响,并结合历史数据和产能去化情况对未来行情进行了预判。

猪价为啥突然上涨?10月要反转?

本文分析了自8月份以来猪价的波动情况,特别是十一长假前后猪价的变化。文章指出,尽管猪价在长假后有所回升,但主要原因是供应压力相对减轻、气温骤降导致消费增加以及养殖户认卖心态不强。同时,文章还探讨了生猪市场的供需状况,指出产能和消费双双下降,但消费降级幅度更大,导致供应宽松的局面。此外,政策端的作用有限,预计未来猪价涨幅有限,市场将逐步寻找新的供需平衡。

国庆假期后,猪价仍将以“易跌难涨”为主?

本文分析了2024年9月国内生猪市场的供需情况。供应方面,社会面猪场和集团猪企的出栏量增加,导致供应宽松;需求方面,尽管是传统消费旺季,但市场需求疲软,购销表现冷清。因此,尽管有短暂的猪价止跌上涨,但整体来看,月末猪价呈现下跌趋势,预计国庆假期后猪价仍将以易跌难涨为主。

一夜“变天”,猪价“雷霆上涨”,啥情况?

9月国内生猪市场呈现高频涨跌拉锯走势,受节前备货不及预期及集团猪企月末增量出栏影响,猪价一度下跌。但随后因供应压力减轻和需求逐步兑现,猪价止跌上涨,尤其在北方地区表现明显。然而,市场购销格局的变化使得猪价上涨后劲不足,未来1-2日或将以窄幅调整为主。

养猪恢复正常盈利 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生猪产能调控的背景和措施,特别是2024年修订后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将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从4100万头调整为3900万头。文章分析了下调的原因及影响,强调了通过提高养殖效率和适应消费需求变化来稳定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的重要性。同时,文章还探讨了当前生猪产能调减的效果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继续推动调控方案落实的具体措施。

详细分析——2024年四季度生猪行情预判!

本文详细分析了2024年四季度的生猪行情,结合当前市场动态、供需变化及政策影响,对未来的猪肉价格和市场走向进行科学预判。帮助养殖户、投资者及相关从业者了解行业趋势,做出合理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