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分析

养猪成本逼近6元/斤!猪价低迷成本降,生猪养殖“猪周期”何时见底?

文章分析了牧原股份等企业在生猪养殖成本下降的趋势,以及行业内部因产能过剩导致的竞争加剧。专家指出,成本控制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策略,而‘猪周期’底部的市场环境使得养殖企业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未来,随着猪价持续下行,行业可能需要通过被动去产能来实现市场出清。

国资入场“救市”,养猪业迎来“暖冬”新曙光

厦门建发物产联合体入主天邦食品,成为第四家迎来国资重整的上市猪企。文章分析了养猪行业面临的困境及国资入局带来的变化,包括产能回归理性、合作模式升级和产业链保障强化等方面,并探讨了国资参与的挑战与机遇。

猪价持续走低,猪企“苦日子”还要多久?

文章分析了近期猪肉价格持续下降的趋势及其对生猪养殖企业的影响。数据显示,自今年2月以来,猪肉价格已连续4个多月下跌,尽管月度环比降幅有所收窄,但“猪周期”价格下降阶段仍未见结束迹象。同时,头部猪企如牧原股份和新希望的销售数据反映出行业盈利压力加大。专家预测,未来猪价可能在13-16元/公斤区间窄幅波动,低成本养殖企业仍有望维持一定利润,而高成本企业则面临亏损风险。

十年减量千万头,中国猪业如何以“精”取胜?

文章探讨了中国养猪业从‘以量取胜’到高质量发展的深刻蜕变,分析了母猪存栏量下调背后的技术进步与政策调控。通过PSY飞跃、料肉比优化和出栏体重上升等关键指标的提升,行业实现了效率革命。同时,消费升级和金融工具的应用正进一步推动养猪业摆脱传统‘猪周期’困境,迈向可持续发展。

生猪均价重返“6元时代”,离上涨还远吗?

文章分析了国内生猪市场的猪价走势,指出长期受母猪存栏变化影响,短期则受情绪和供需变化驱动。进入6月份,消费需求进入淡季,叠加供应压力不减,导致猪价呈现下降趋势。同时,文章还探讨了养殖端出栏节奏调整及需求跟进对后市的影响,并预计2025年6月10日外三元瘦肉型标猪价格为13.94元/公斤。

猪价“破14”,6月生猪市场或弱稳探底?

近期国内生猪市场价格以波动下降为主,受端午节后消费需求不足及天气因素影响,猪价呈现破位下跌趋势。尽管二育补栏情绪减弱,但养殖端挺价心态有所显现,标猪价格跌破14元/公斤后,市场趋于弱稳。文章分析了供需博弈对猪价的影响,并关注未来养殖端出栏节奏和标猪补栏情绪的变化。

猪价破位入“6元时代”,供需双空下后市何去何从?

近期国内生猪市场呈现供需双空局面,猪价持续下降,标肥价差收窄,养殖利润亏损压力增大。尽管饲料成本有所回落,但猪价重心下移导致亏损风险加剧。短期内,受供应充足和需求疲软影响,猪价或将继续下行,需关注二育情绪及养殖端出栏节奏变化。

跌回“解放前”!猪价大降7.4%后能否绝地反击?

6月国内生猪市场因供需失衡导致猪价显著下降,供应端出现出栏踩踏现象,需求端则因高温天气和替代品增加而表现萎靡。文章分析了猪价下降的原因及后市走势,指出需关注集团猪企出栏节奏的变化。

5月猪企出栏数据出炉:出栏节奏不一,猪企利润空间几何?

文章分析了多家上市猪企5月的生猪销售数据,包括出栏量、销售收入和销售均价的变化。尽管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多数企业呈现增长态势,但受猪价低迷影响,销售均价有所下滑。此外,5月生猪出栏均重处于高位,头部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具有优势,但仍需关注下半年市场供需变化对利润空间的影响。

供需博弈下,猪价以上涨为主?

近期国内生猪市场呈现区间震荡和超跌反弹的走势,受气温升高及消费淡季影响,中大猪和标猪价格走弱。月底因二育补栏和屠企备货需求增加,猪价出现筑底反弹现象,但端午假期对消费提振有限,加之生猪供应充足,预计后市猪价上涨动力不足,将以盘整偏强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