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分析

猪价前景如何?上涨亦或者下跌,具体分析来了!

本文分析了2024年9月中下旬国内猪价的最新变化,尤其是中秋节后的市场情况。虽然消费支撑转弱,但猪价并未大幅下跌,而是呈现僵持和窄幅波动的态势。文章详细探讨了利好与利空因素,并预测9月末猪价可能有逆势上涨的机会。重点讨论了供需关系、养殖端心态以及屠企开工率等关键因素对猪价的影响。

4036万头!8月能繁母猪结束3连涨,利好2025年猪价?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8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036万头,环比下降5万头。随着10月至次年4月是非瘟高发期,能繁母猪存栏数或将进一步下降,预示着利好2025年猪价。集团和专家纷纷看好明年行情,只要能防好疫病、控好成本,2025年将是又一个盈利年。文章详细分析了能繁母猪存栏下降对2025年猪价的影响,并介绍了各大猪企的应对措施和看法。

一月三次收储,释放什么信号?猪肉价格能涨起来吗

文章分析了全国生猪价格的最新变化,指出多地生猪价格跌破9元/斤,并探讨了中央储备冻猪肉的收储情况。同时,文章详细介绍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地位,以及生猪养殖行业的地域分布和效率提升情况。此外,还提到了大豆和玉米作为重要饲料来源的消费现状及其对粮食进口的影响。

国庆备货在即,生猪市场是否延续供强需弱格局?

本文分析了中秋过后至国庆期间,生猪市场供强需弱的格局及猪价走势。文章指出,尽管终端消费有缓慢向好的趋势,但难以抵消供给端的压力,特别是在国庆前的集中出栏和二次育肥的影响下,市场可能继续维持弱势。同时,文章探讨了宏观政策、产业表现和市场预期对生猪行情的影响,并预测国庆后可能出现的价格探底及二次育肥补栏情况。

近6年国庆前后猪价走势——节前跌多、节后涨多

本文分析了中秋过后和国庆前后猪价的走势,探讨了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对猪价的影响。文中回顾了近6年国庆前后猪价的规律,并结合当前市场情况,预测未来四季度的猪价走势。重点讨论了二次育肥、冻品库存、养殖和屠宰企业对市场的不同看法,以及宏观环境对消费的影响。

详细分析——2024年四季度生猪行情预判!

本文详细分析了2024年四季度的生猪行情,结合当前市场动态、供需变化及政策影响,对未来的猪肉价格和市场走向进行科学预判。帮助养殖户、投资者及相关从业者了解行业趋势,做出合理决策。

养猪恢复正常盈利 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生猪产能调控的背景和措施,特别是2024年修订后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将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从4100万头调整为3900万头。文章分析了下调的原因及影响,强调了通过提高养殖效率和适应消费需求变化来稳定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的重要性。同时,文章还探讨了当前生猪产能调减的效果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继续推动调控方案落实的具体措施。

一夜“变天”,猪价“雷霆上涨”,啥情况?

9月国内生猪市场呈现高频涨跌拉锯走势,受节前备货不及预期及集团猪企月末增量出栏影响,猪价一度下跌。但随后因供应压力减轻和需求逐步兑现,猪价止跌上涨,尤其在北方地区表现明显。然而,市场购销格局的变化使得猪价上涨后劲不足,未来1-2日或将以窄幅调整为主。

国庆假期后,猪价仍将以“易跌难涨”为主?

本文分析了2024年9月国内生猪市场的供需情况。供应方面,社会面猪场和集团猪企的出栏量增加,导致供应宽松;需求方面,尽管是传统消费旺季,但市场需求疲软,购销表现冷清。因此,尽管有短暂的猪价止跌上涨,但整体来看,月末猪价呈现下跌趋势,预计国庆假期后猪价仍将以易跌难涨为主。

猪价为啥突然上涨?10月要反转?

本文分析了自8月份以来猪价的波动情况,特别是十一长假前后猪价的变化。文章指出,尽管猪价在长假后有所回升,但主要原因是供应压力相对减轻、气温骤降导致消费增加以及养殖户认卖心态不强。同时,文章还探讨了生猪市场的供需状况,指出产能和消费双双下降,但消费降级幅度更大,导致供应宽松的局面。此外,政策端的作用有限,预计未来猪价涨幅有限,市场将逐步寻找新的供需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