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正大投资资深副董事长白善霖:将人工智能工具引入各项工作,提效提质!

文章探讨了正大投资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与应用,尤其是DeepSeek人工智能产品带来的创新价值。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正大北方区在农牧食品行业的饲料生产、生猪养殖、物流配送等环节实现了效率提升与成本优化。同时,文章强调了全员学习人工智能技能的重要性,推动企业从高层到基层全面拥抱科技变革,以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和基业长青的目标。

仔猪价格飙至700元/头!集团猪企仔猪卖爆了,同比猛涨17倍!后市猪价可期?

近期仔猪价格连续三周上涨,7公斤仔猪报价520~550元,15公斤仔猪在650~700元。天气转暖带动补栏高峰,头部企业订单支撑及散户补栏积极性增加共同推动价格上涨。然而,未来猪价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供应压力逐步释放、需求端提振有限以及二次育肥与市场情绪博弈等,中长期看空情绪仍占主流,预计2025年猪价或略低于2024年均价。

中国畜牧业博览会惊现“黑科技”:AI 智能无针机器人

在2025年中国畜牧业博览会上,江苏乐聚推出的‘AI智能无针机器人’成为焦点。这款产品结合了无针注射技术和AI智能控制技术,为智慧猪场提供了全新的无人注射免疫解决方案。文章探讨了其在减少人力成本、提高防疫效率及推动智能化养殖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展望了未来畜牧业的转型升级前景。

下跌超770元!进口美豆关税降至23%!对豆粕后市影响如何?

国内进口大豆数量增加导致豆粕供应逐渐宽松,价格下行趋势明显。中美经贸会谈暂停部分关税措施,利好美国大豆出口。同时,美国农业部下调大豆面积和产量预期,推动CBOT大豆期货上涨,对豆粕成本形成支撑。然而,随着南美大豆到港高峰来临,豆粕市场或延续下跌行情。

新希望、海大等饲料涨价100元/吨!豆粕市场或迎拐点,玉米价格进入上涨阶段

2025年以来,豆粕价格经历了两轮快速涨跌,近期可能迎来阶段性转折。与此同时,玉米价格在五月份经历了从飙涨到震荡偏弱再到上涨的波动。受饲料原料价格变动影响,多家饲料企业宣布上调饲料价格。文章分析了豆粕和玉米价格波动的原因及未来趋势,包括供需关系、进口大豆到港、养殖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震惊!猪价跌穿地板!6月真要绝地反攻?某地仔猪4周连降,养殖户咬牙硬扛!

5月猪价呈现先扬后抑的态势,月初受节日效应短暂推涨,中旬因供强需弱持续下行,月末端午备货带动短暂翘尾后再度回落。全月供应压力较大,需求整体平淡。预计6月供需双利空格局延续,猪价或继续弱势运行。文章详细分析了5月猪价变化的原因及6月市场预期,并指出仔猪价格连续4周走低,养殖成本逐步降低,但仍需关注饲料原料价格波动对产能的影响。

“进口限制+成本抬升”双重冲击,或推动国内鸡肉价格上涨

海关总署宣布暂停美国部分禽肉及高粱产品输华,叠加关税政策影响,推动国内鸡肉及相关农产品价格上涨。同时,进口限制强化了国内供应链自主可控需求,饲料原料供应紧张推升玉米、豆粕等价格,养殖成本增加。此外,美国禽流感导致种鸡引种量大幅下降,国产种源替代加速,白羽肉鸡市占率逐步提升。在行业供需错配下,养鸡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具备资金优势的上市公司有望受益,建议关注相关龙头企业。

国家发改委:即使不采购美国饲料粮和油料,也不会影响我国粮食供应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即使不采购美国的饲料粮和油料,对中国粮食供应也不会产生影响。中国坚持粮食安全战略,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人均占有量远高于国际安全线。同时,中国已形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美在中国能源进口中占比低,减少进口不会影响国内供应。未来将深化国际合作,确保粮食与能源稳定供给。

猪价雷霆上涨!24省市一夜“飘红”!猪市供需失衡,收储也难救?附:6月15日猪价!

截至2025年6月15日,猪价出现较大幅度反弹,24省市一夜‘飘红’。数据显示,生猪均价为14.08元/公斤,环比同比均有下跌。6月9日国家启动1万吨猪肉收储,提振市场情绪。然而,6月生猪市场供需失衡压力明显,季节性消费疲软及供应压力持续释放导致猪价下行。尽管收储行动短期维稳,但中长期仍需政策协同及实质性产能去化以扭转供需格局,实现市场复苏。

Deepseek最新预测!三季度猪价或冲9元/斤!

本文详细分析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生猪价格走势,结合供需变化、政策调控及行业动态,指出猪价预计将呈现震荡上行趋势,价格区间或维持在14-18元/公斤。文章从供应收缩、季节性需求回升、政策托底等支撑因素出发,并探讨能繁母猪高位、消费疲软、二次育肥风险等抑制因素,同时引用多家机构预测,并提示疫病、极端天气与政策调控带来的潜在风险,为养殖户提供优化出栏节奏、控制成本及利用金融工具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