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养殖业节粮行动,头部猪企先行先试,中小企业如何补齐短板?

农业农村部发布《养殖业节粮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实现饲料消耗量显著降低、微生物蛋白饲料产能提升等目标。头部企业如新希望和牧原通过技术研发提供可行路径,而中小企业可通过联合科研机构、定制饲料方案及探索非粮饲料资源等方式实现节粮目标,推动养殖业从粮食安全向食品安全转型。

巴西产鸡肉供应暂停,韩国正考虑扩大中国和泰国进口 中国鸡肉出口再创历史新高

因巴西养鸡场爆发高致病性禽流感,韩国的炸鸡和餐饮业面临供应压力。巴西暂停鸡肉出口60天后,韩国正研究从第三国增加鸡肉进口及种蛋进口方案。同时,中国鸡肉出口再创历史新高,2024年出口总量达77.03万吨,主要出口市场为日本和中国香港。全球鸡肉市场的供需格局正在重塑,中国的出口增长可能加剧国际市场竞争。

中国鸡肉“出征”,全球市场“接招”

2024年中国鸡肉出口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77.03万吨,同比增长39.02%。文章分析了出口增长的内外部因素,包括国内产能提升、自主育种技术突破以及国际禽流感疫情带来的机遇。同时探讨了中国鸡肉出口对全球市场格局的影响,并展望了未来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关注!农业农村部等7部门发布2025年兽药、饲料等农资打假和监管要点

本文详细介绍了由农业农村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2025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文件强调通过加强审批认证管理、开展质量排查抽查、规范网络销售行为、深化专项整治行动等措施,严厉打击假劣农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农资质量和农民权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次育肥本质上是一种高风险的市场投机行为!生猪养殖需要科学的产业分工,并且采用符合产业发展理念的养殖

文章探讨了有关部门引导生猪养殖端理性出栏的措施,包括暂停能繁母猪扩产和控制出栏体重等。同时分析了生猪二次育肥作为投机行为的风险,如疫病传播和价格波动,并强调了科学养殖和合理生产节奏的重要性。专家指出,二次育肥虽可能带来短期利润,但对行业长期健康发展不利,建议养殖端通过降低养殖成本和提高效率来增强竞争力。

节前猪价“狂飙”,节后或迎“断崖式降温”?

本文分析了端午节前后国内生猪市场价格的波动情况,从供需两端深入探讨了猪价先扬后抑的原因。节前受养殖端挺价、二次育肥入场及节日消费提振等因素影响,猪价出现短暂回暖;节后随着需求疲软和供应增加,猪价再度下行。文章还对后市走势进行了前瞻性研判,指出短期内猪价或延续震荡偏弱态势,并建议养殖户合理调整存栏结构以应对市场变化。

国家发改委:生猪、肉鸡持续盈利,蛋鸡养殖亏损加大 生猪每头盈利77元;蛋鸡养殖每只亏损24元,肉鸡每

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最新一期的生猪、肉鸡、蛋鸡市场价格分析。数据显示,生猪市场供大于求,未来仔猪育肥模式头均盈利77.47元;肉鸡终端需求平淡,预期盈利0.95元/只;蛋鸡因市场需求进入淡季且气温升高,预计每只亏损24.29元。文章详细分析了端午节对市场的短期提振作用以及后续供需变化对价格的影响。

触目惊心!10元/头消毒成本背后:过度消毒正在让猪和人一起 “慢性自杀”

文章分析了2018年非洲猪瘟对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冲击,探讨了消毒剂滥用带来的问题,包括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同时,提出了通过提升智能化水平、完善标准培训体系以及实现动物与人的健康平衡等方法,来推动科学消毒的发展,确保生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猪价跌破15个月新低!5大原因曝光,谁是最大“元凶”?

全国生猪价格时隔15个月再次跌破7元关口,主要受能繁母猪及中大猪存栏量增加、头部猪企出栏减少以及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文章分析了近期猪价屡创新低的原因,并对后续走势进行了预测,建议养殖场户保持理性,有序出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