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批哺乳,高产母猪管理的简单做法 本文讲述了母猪分娩后如何通过分批哺乳确保每头小猪获得足够的初乳,包括基本要求、小猪体温管理、不同情况下的处理策略和时间记录。通过精确的护理,可以提高仔猪健康、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技术 2023年11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335 浏览
如何降低母猪怀孕40天内的胚胎早期死亡?这6个小动作可千万别做 本文讨论了影响早期胚胎存活率的关键因素,如配种后内环境、母猪应激反应、日粮更换、饲喂时间、声音刺激和用药安全。强调了降低母猪怀孕40天内胚胎死亡率的重要性,以及避免不必要的物理和化学刺激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同时提醒养猪人要注意正确的饲养管理和用药禁忌,以提高母猪繁殖成功率。 技术 2024年01月16日 0 点赞 0 评论 332 浏览
高温环境下保证猪繁育能力技术 本文探讨了环境温度变化对种猪繁殖能力的影响,特别是高温对母猪内分泌、营养摄取、种公猪精液质量、饲料霉变和疾病风险等方面的影响。文章提出了在高温环境中保证种猪繁殖能力的技术措施,包括合理饲料搭配、种公猪饲养和运动管理、科学降温以及药物保健,以降低经济损失并提高繁殖效率。 技术 2023年08月16日 0 点赞 0 评论 324 浏览
人工授精成功的11个关键点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提高人工授精成功率的关键因素,包括充足的光照、操作人员的技能、合理的饲养方案(如保证母猪良好体况、催情补饲等)、断奶策略、公猪刺激、频繁查情、适时输精、正确的输精方法、精液质量以及输精后的查情。旨在帮助养猪场优化繁殖管理,提高母猪受孕率和产仔率。 技术 2023年11月22日 0 点赞 0 评论 314 浏览
后备猪的选育,你没在意的细节 本文讲述了如何通过体型外貌和生长性能指标挑选健康的后备母猪,重点强调肢蹄发育的重要性,特别是避免弓形背、异常肢体角度和趾部问题。了解遗传、管理、营养和疾病等因素对肢蹄健康的影响,有助于降低因肢蹄病导致的淘汰率,保证猪场经济效益和繁殖性能。文章由PSY应用研究院提供,旨在为养猪人提供参考,非投资建议。 技术 2023年06月10日 0 点赞 0 评论 312 浏览
断奶后饱饲可能是有用的,饱饲有助于缩短断奶到发情间隔吗? 本文探讨了母猪断奶后到发情间隔对生产力的影响,过去曾认为饱饲可以缩短断奶到发情时间并提升繁殖性能,但现代研究显示,增加饲喂量对高产母猪可能无明显效果,且可能增加成本。建议在断奶后提供适量饲料(如3kg左右),以平衡体况恢复和经济效益,同时考虑应激和采食限制等因素。 技术 2023年12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306 浏览
定位栏改装成“小大栏”也能促进母猪发情,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前猪场中,提高待配母猪的发情率是一个挑战。通过将超期母猪调整到改装的小大栏,可增加运动量、增强诱情效果和混群刺激。然而,使用过程中也需注意控制不发情母猪体重、防止肢蹄损伤并妥善处理隔断问题。猪场管理者需关注细节,如合理管理、营养和卫生,以促进生产指标提升。 技术 2023年05月09日 0 点赞 0 评论 305 浏览
家庭农场更适合采用三周批生产模式,为何这样说? 本文探讨了三周批次生产模式在家庭农场中的应用,该策略通过精确的猪只流动提高农场产量,降低疾病感染风险,尤其适合500头以下的中小型猪场。文章详细介绍了批次划分、转换步骤及其带来的管理、疾病防控和成本优化优势。尽管初期可能面临设施投入、人工调整等问题,但长期来看,三周批次生产对于提升家庭农场效率和员工福利具有积极意义。 技术 2023年08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300 浏览
母猪人工授精的10大注意事项,值得收藏! 本文介绍了猪场人工授精技术的重要性和优点,包括提高优良公猪利用率、降低疾病传播风险等。详细阐述了母猪人工授精的10个关键事项,如准确判定输精时机、精液检查、剂量控制、操作要点、防止倒流、输精次数等,并强调了提升配种员技能和制定激励制度对于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性。猪场应注重这些细节,以优化生产效益。 技术 2023年03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299 浏览
育肥猪合群育肥的调教方法,你知道几个? 本文详细介绍了育肥猪调教的方法,包括利用猪的自然习性(如喜欢躺卧、特定排便地点)进行圈舍管理和调教,防止强夺弱食建立群居秩序,以及严格执行定时饲喂和清扫,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猪只的生长发育。内容源自网络,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技术 2023年12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298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