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养猪

国家统计局:8月下旬猪价下跌至近18个月最低,机构称猪价持续震荡,但下行压力犹在

本文分析2025年9月初全国生猪价格走势,指出9月5日全国平均猪价为6.93元/斤,跌幅收窄至0.27%,连续两日下跌,为近4天最低价。与去年同期相比,猪价跌幅达30.5%,为近4年同期最低。同时,下跌省份数量减少至11省,海南猪价最高为8.2元/斤,新疆最低为6.4元/斤。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下旬生猪价格下跌至13.7元/公斤,为近18个月最低价。国海证券表示,生猪行业或从出栏增长逻辑转向价值方向回归。

农业农村部:动物检疫证明、标志将调整!自2026年1月1日起启用

本文为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规范动物检疫证章标志使用和管理的通知,涵盖动物检疫证明种类调整、专用章和验讫印章的使用规范、无纸化出证推进计划及新版检疫标志启用时间等内容,旨在加强动物检疫工作管理,提升动物防疫水平。

破解"赚半年亏三年"困局:生猪期货如何让中国养猪业跳出"畸形生态圈"?

本文探讨生猪养殖行业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如何通过生猪期货及金融衍生工具破解传统‘猪周期’难题。文章分析了生猪期货在价格发现、风险对冲、产能规划中的作用,以及基差贸易、含权贸易等创新模式如何提升农业风险管理能力。同时指出,金融工具的创新应用正重塑产业链协作生态,推动农业生产从被动承压走向主动管理,助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

引起中大猪突然死亡疾病的有哪些?

本文详细分析了导致猪突然死亡的多种常见病因,包括仔猪白肌病、口蹄疫、黄曲霉中毒、猪丹毒、肠出血综合症和应激综合征等。同时介绍了各类疾病的临床症状、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帮助养殖户科学识别与应对猪只猝死问题,提升养猪场管理水平。

听猪呼吸就能识病?建议养猪人都学起来

本文详细介绍了猪呼吸音变化的常见原因,包括呼吸器官炎症、咳嗽及支气管肺炎等疾病,并提供相应的症状识别与治疗方法。帮助养猪户了解如何通过饲养管理和药物治疗控制猪呼吸道疾病,提升猪群健康水平。

治愈≠结束!副猪嗜血杆菌病愈后不良的3大陷阱,你清楚吗?

本文详细介绍了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特征、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其后遗症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科学的防治对策。该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是养猪业中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重要疾病。通过免疫接种、加强饲养管理及早期诊断治疗,可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与传播。

养猪人必看:兽用新霉素竟藏着这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武器”!

本文详细解析兽用新霉素与阿莫西林的药物属性、抗菌机制及临床应用。重点介绍新霉素在治疗猪只肠道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中的作用,以及其与阿莫西林联合使用的增效机制。涵盖仔猪黄白痢、断奶应激性腹泻的防治方案,成年猪消化道感染及局部感染的治疗方法,并提供拌料、饮水、灌服等不同给药方式的使用剂量与注意事项,旨在指导科学用药,减少耐药性及副作用。

规模猪场如何科学选择高产母猪?

本文系统分析规模化养猪中高产母猪的主要品种与品系,包括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及其高产特性,对比丹系与法系母猪在产仔数与健康度上的差异,探讨现代杂交体系(如DLY三元杂交)的应用,并提供规模猪场科学选种、引种、培育的实用策略,助力提升PSY与整体经济效益。

批次化生产如何重塑养猪代养、放养新格局?

本文分析了自2016年以来母猪批次化繁殖技术的发展历程,探讨了非洲猪瘟对生猪养殖模式的深远影响,重点介绍了‘公司+家庭农场’、专业代养与育肥等新兴模式的兴起及其优势。通过标准化仔猪供应、程序化生产管理、同步化生产周期与规模化经济效益,批次化生产推动了生猪养殖的专业化、工业化发展。同时指出当前代养模式存在的标准化缺失问题,并提出建立行业规范以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