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猪弓形体、附红细胞体病不可忽视!怎么防治?

这篇文章介绍了猪业中夏季增多的疾病,特别是弓形虫病的诊断与防治。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猪感染后表现为高热、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治疗上推荐使用磺胺类药物,如磺胺六甲+二甲氧苄氨嘧啶或磺胺嘧啶等,并强调了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消毒、管理家养猫、防鼠以及避免使用污染饲料。在高温季节,保持猪舍清洁干燥、通风换气是防治的关键。

冬季养猪人该如何防控仔猪腹泻?

冬季猪场需要关注仔猪腹泻问题,可通过环境监测、疫苗接种(包括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的免疫策略)、管理措施(批次化生产、生物安全)进行预防。一旦发生腹泻,需快速确诊、实施紧急免疫、降低病毒载量、处理呕吐腹泻仔猪、加强环境和个人卫生,并进行空栏消毒以切断传播途径。对于待产母猪,应避免进入发病区域以防止传播。

涨!涨!涨!猪价喜迎开门红!官方最新猪价预测!警惕行业风险!仔猪跌破200元/头

自11月以来,受供应过剩和需求疲软影响,猪价持续低位。冻猪肉收储政策和消费旺季的到来提振市场信心,预计短期猪价将止跌企稳。然而,能繁母猪存栏量高、产能过剩,加上猪肉冻品库存较多,预计2024年上半年价格可能依旧偏弱。2024年下半年价格能否好转取决于养殖利润和产能去化。此外,虽然四季度需求有所提升,但压栏现象和冻品库存压力可能限制反弹空间。2024年年初,随着出栏压力减轻和备货需求,价格可能有阶段性上涨,但长期看,市场供需和冻品库存将对价格施压。

多方利好因素促进猪价上涨,预计12月份猪价好于11月份?

全国猪价近期上涨,受政策利好、屠宰企业开工率提升和短期猪源减少等因素影响。然而,整体供应宽松,且需求增长有限,预计12月猪价将好于11月,但不会有大幅度上涨,预计价格区间在15-15.4元/公斤。

熟喂、生喂、干喂这三种喂猪方法,到底采用哪一种好?

本文介绍了三种常见的养猪喂养方法:熟料稀喂法、生料湿喂法和生料干喂法,分析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熟料稀喂虽然有提高消化率的作用,但营养价值降低且成本较高。生料湿喂简便且节省成本,但需注意饲料新鲜度和冬季防冻。生料干喂则减轻了劳动强度,猪自主采食有助于生长发育,但从实践中看,干喂更优。养猪户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喂养方式以提高养猪效益。

宫内发育迟缓仔猪的特点及干预措施?什么导致了宫内发育迟缓?

本文探讨了宫内发育迟缓仔猪的特点,如低体重、生长慢和发育不良,以及相应的干预措施,包括营养补充、改善饲养环境和管理、定期健康检查以及针对遗传、环境和疾病原因的对策。通过关注母猪健康和提供适宜条件,可以提高仔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降低发育风险。

非瘟防控的再认识!非瘟弱毒传播因素,你都知道吗?

本文描述了非洲猪瘟在2018年以来的流行情况,特别是基因Ⅱ型的变异毒株。研究发现我国存在多种低致死率自然变异株,这些毒株具有临床隐蔽性和高水平传播性,给防控带来挑战。文章还探讨了非瘟弱毒的传播途径、特征,如间歇性排毒、跳跃式传播和检测滞后性,以及防控中的问题,如拔牙不彻底、双抗剔除难度大和窗口期生产波动。这些内容对理解非洲猪瘟防控策略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最新!能繁母猪存栏4210万头!2023年10月生猪生产数据出炉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2023年10月份中国生猪市场的生产、价格、进出口和成本收益情况,包括能繁母猪存栏量、屠宰量、猪肉价格变动、进出口量、猪粮比价以及不同类型养猪的产值、成本和净利润。这些数据反映了当前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为养猪业者和相关分析提供了参考。

猪价“坐滑梯”,市场“旺季不旺”,1个好消息!附:12月4日猪价

12月猪价因阶段性供应过剩和需求疲软而下跌,官方收储影响下养殖端出栏增加,屠企压价,猪肉消费市场供大于求。尽管近期猪价下跌幅度收窄,但受消费利好兑现差的影响,预计未来1-2日猪价止跌上涨,北方市场可能反弹,但调整幅度仍偏窄。猪博士提醒,市场动态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猪价调整,多地猪价止跌,消费旺季到来,养殖户如何应对猪市变化

本文探讨了12月4日猪市价格的波动,特别是在河北、河南和山西等地出现的猪价上涨趋势。作者强调了降低养殖成本、科学养殖和精准决策的重要性,鼓励养殖户应对市场变化,通过科技和多元化经营提升竞争力,以在寒冬中寻找生机,共创猪市的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