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猪价波动大!供给压力仍存,看好四季度猪价吗?

2023年三季度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价格波动较大,四季度供应增加明显,但需求增速存在不确定性。猪价上涨动力主要来自消费预期,但冻肉库存压力可能限制涨幅。预计11-12月可能出现阶段性高点,2024年上半年由于供给过剩和需求淡季,现货价格可能回落。养猪业去产能进程将影响未来猪价走势。

产区玉米上量增加,玉米价格将进入季节性下跌区间?

2023年1月至今,江苏南通港的玉米价格经历了先跌后涨、高位盘整、快速下跌的过程。年初受东北上量影响,价格下跌,5月触底后反弹,但7月需求疲软导致价格震荡下跌。新玉米大量上市后,供应宽松,价格快速下跌,饲料企业以满足刚需为主,库存下降。全国玉米进口量增加,市场对后市持看空态度,关注政策拍卖、下游需求和进口谷物等因素。

中国科学家研制出非洲猪瘟疫苗

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发出一种在猪中测试无死亡病例的非洲猪瘟疫苗候选品,该疫苗通过删除病毒的高致病基因以引发免疫反应。研究显示,接种疫苗的猪只在感染后全部存活,有望缓解全球猪肉业遭受的经济损失。然而,商业化仍面临技术、监管和财务挑战,需要更多数据支持。非洲猪瘟对全球猪肉业影响巨大,但这项新成果预示了控制和预防该疾病的可能性。

生猪市场迎来传统需求旺季,猪价可能会回升?

四季度生猪市场进入传统需求旺季,但由于需求提振尚未兑现且供应过剩,生猪价格持续低迷。预计需求增量不及供应增量,价格难以大幅上涨。产能去化受限,养殖利润亏损,市场资金压力大,可能引发部分企业风险。虽然11月、12月有腌腊预期,但整体来看,四季度价格重心上移幅度有限,且春节后可能出现供大于求,价格下行风险大。养猪场户需做好生产安排,合理调整节奏。2024年春节后,供需状况接近,生猪养殖可能面临亏损。

麦粒、麸皮对养猪的价值极高,但这些注意事项你不一定知道?

麸皮富含粗蛋白质和矿物质,特别是磷,适合作为猪和家畜的精饲料,对怀孕母畜和种公畜有利。其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优于玉米和麦粒,但缺乏维生素A和D,喂食时需注意补充。作为母猪饲料,麸皮能防止便秘和保持乳汁健康。对于育肥猪,麸皮的添加比例应控制在日粮的20%以下,断奶后子猪不超过10%。本文摘自安徽猪网,猪博士平台提供养猪学习参考资料。

出栏“内卷”,猪价惨遭“重创”,河南下跌重灾区,咋回事?

10月猪价走势动荡,北方多地猪价报复性下跌,河南尤为严重,下跌至全国新低。市场供需失衡,抄底信心不足,生猪产能过剩,商品猪供应充足,叠加疫病风险增加和消费疲软,导致猪价破位下行。屠企开工率低,采购积极性差,养殖端淘汰母猪,加剧了标猪行情压力。在供强需弱的形势下,猪价承压,未来仍有下跌风险,养猪业面临挑战。

国联证券:生猪养殖行业去化趋势有望持续

国联证券在10月26日的研报中关注到,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去化周期预计将持续到明年上半年,由于连续三年的亏损和猪价剧烈波动,行业资金紧张。报告重点推荐了成本控制优秀、盈利能力增强的牧原股份,以及在肉猪和黄鸡市场双龙头且资金实力强、成本下降的温氏股份。新五丰通过整合优质种猪资源有望提升出栏能力,而巨星农牧则因其种源优势和高效的生产管理被点名。文章强调,内容仅为学习参考,非投资建议,要求原文转载需注明出处。

农业农村部:养猪户亏损或加重,玉米价格继续下跌,11月会涨价吗

10月底,玉米价格持续下跌,供应充足,养猪亏损可能加剧。猪场新生仔猪和中大猪出栏增加,导致市场供应压力增大,养殖户补栏意愿不强,饲料需求减少。深加工企业报价下跌,华北、华中等地区玉米价格低位运行,基层玉米价格跌幅较大。虽然存在上涨预期,但考虑到各方成本计算,预计11月玉米价格可能仍不明朗,整体下行,不会出现大幅下跌或上涨。

爆发、强势爆发,猪价“风云突变”,养殖户打起精神!

近期猪价经历了跌宕起伏,受二次育肥信心减弱和市场出栏集中影响,猪价曾下滑。但随着规模猪企挺价情绪升温,尤其是11月消费旺季和腌制腊肉需求增长,预计猪价将震荡偏强并逐步上涨。然而,消费掣肘和疫病导致市场基本面偏弱,短期内养殖端的抗价情绪支撑价格上涨。未来11月和年末,猪价有望迎来扭亏机会和消费旺季提振,但整体基本面仍需密切关注。

切记!这八类怀孕母猪不能用的药,后果严重......

本文介绍了八类怀孕母猪不能使用的药物,包括利尿药物如速尿、解热镇痛药物如保泰松,抗生素如链霉素,激素类药物如乙烯雌酚,以及拟胆碱药物和子宫收缩药等,提醒养殖户在母猪怀孕期间需谨慎使用药物,以保护母猪和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