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走进养猪场,不见一头猪?

《半月谈》2023年第9期报道了浙江省衢州市如何在保持养猪业发展的同时,通过实施环保政策和技术创新,如禁养限养、高楼猪舍、自动化设备和生物安全措施,成功转型,实现养猪业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文章强调了数字化和智能化在提升养殖效率和效益中的关键作用。

行情异动!5月10日猪价“暗涨”,蛋价滑坡下跌,小麦惨不忍睹!

本文分析了五一小长假后国内生猪、鸡蛋和小麦市场的动态。猪价在供需博弈中呈现“暗涨”,虽然价格微弱下跌,但受收储计划利好和市场供应缩量影响,短期内有上涨预期。鸡蛋市场则因储存难度增加和终端消费减弱而价格回落。小麦价格因新麦上市、需求疲软而惨淡,但政策调控可能带来利好。整体来看,各市场表现各异,未来价格波动还需关注政策和供需变化。

仔猪副伤寒用什么药?猪副伤寒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养猪人须知道!

猪副伤寒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猪病,常见于1-4月龄仔猪和生长猪。本文详细介绍了猪副伤寒的症状(急性败血症、慢性腹泻等)、治疗方法(隔离消毒、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疫苗接种、猪舍卫生管理)。强调了免疫增强、饲养环境清洁的重要性,以及养猪人需关注猪只健康和生产效益。

政策对生猪行业的影响:集中度逐渐提升,规模化进程进一步提速

本文分析了生猪市场中的供需关系,探讨了短期的冻肉收放储政策如何稳定价格,中长期的调运政策如何影响区域间供需,以及长期环保政策对企业规模化的影响。政策因素如产能释放、非瘟防控、规模化进程都对猪价波动产生深远影响。同时,文章强调了政策调控对行业集中度提升的作用,旨在为养猪人提供参考,但不构成投资建议。

国家统计局:4月份猪肉价格环比下降3.8%,鲜菜价格下降6.1%

2023年4月中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1%,环比下降0.1%,其中食品价格尤其是鲜菜和猪肉价格下降,影响CPI。非食品和服务价格有所上涨,整体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变动情况详述。金融界期货频道原创内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猪博士平台提供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猪价陷入“怪圈”,南北市场窄幅偏强,发生了啥?5月11日猪价!

本文分析了五一小长假后猪价的跌势以及官方收储计划对市场的支撑,但受消费需求平缓和节后消费提振不足的影响,国内生猪市场陷入价格僵持。虽然二次收储可能带来反弹预期,但生猪出栏压力大、需求不振等因素导致猪价反弹难度大。短期内,猪价可能维持震荡偏弱,官方收储和二次育肥活动将提供支撑,但供应压力未改善前,猪价上涨困难。

教你从症状上区分伪狂犬和脑炎型链球菌,一学就会!

文章讲述了伪狂犬病和脑炎型链球菌在猪只中的区别,包括发病年龄、季节性、症状、死亡率、群发性、治疗方式等。伪狂犬病主要影响断奶前仔猪,无明显季节性,而链球菌脑炎多发于各年龄段,特别是断奶前后。重要区别在于群发性及治疗反应,伪狂犬病用抗生素无效,需疫苗防控,链球菌脑炎则可使用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混合治疗。同时提醒磺胺类药物对肝肾可能有损伤,建议长期使用福诺欣作为预防。

快看!猪细小病毒病防控方法都在本文

猪细小病是一种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疾病,对母猪尤其危险,可能导致死胎和畸形胎。预防主要通过疫苗免疫和管理,包括使用灭活苗或弱毒苗,初次配种前20天进行两次免疫,后续根据条件决定是否重复。维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和饲料安全也是关键。虽然目前没有特效药,但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显著降低细小病毒感染的概率。

最新消息!3大机构预测5月猪价行情!

4月国内生猪价格呈现复杂走势,先涨后降再涨。供应方面,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有所增加,但仔猪补栏积极性下降;需求方面,屠宰企业开工率上涨,但受节假日影响和季节性消费淡季,需求波动不大。5月份预测猪价或微涨,先涨后跌再涨,6-7月预计继续震荡上涨。不同机构的月报分析显示猪价在14-16元/kg区间波动,受供需博弈、猪病风险等因素影响。

海关总署:即日起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法国猪肉进口

中国海关总署于2023年5月12日发布公告,允许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与中国农业与粮食主权部议定书要求的法国猪肉进口。进口猪肉需满足无特定动物疫病、生产猪只条件、加工过程、存放、证书、包装及运输标准。企业需通过中法双方的注册和审核程序,确保产品安全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