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明后天将收储3.31万吨、放储0.91万吨!官方年内已收储24.51万吨、放储21.14万吨

2月27日,华储网发布了关于2024年2月28日和29日中央储备冻猪肉的轮换出库(0.91万吨)及收储(3.31万吨)的竞价交易通知。这是国家储备调控的一部分,2024年已分别进行了10轮放储(21.14万吨)和8轮收储(24.51万吨)。这些信息对养猪业及市场有参考价值,但仅供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文章来源于华储网,猪博士平台强调内容的版权和引用规则。

缺猪已成定局!1月能繁母猪大减75万头,创3年新低…

2024年1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创近三年最低,环比、同比均下降,预示猪价走势趋好。去产能主要由中小散户推动,大型猪企能繁数据变化不大。疫病和市场波动加剧了散户退出,规模猪企与散户在疫病防控和生产效率上形成差距。尽管政府优化调控方案,调整能繁母猪存栏目标至3900万头,但实际存栏量仍有差距,市场对未来的产能控制和猪价走势存有讨论。

终于等到了!农业农村部重磅发声!释放两大利好!猪价一飞就是3年内最高水平!

2月26日,五部委联合发布数据,2024年1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67万头,创三年来最低,环比下降1.8%,同比减少6.9%,预示猪价走势趋稳。同时,屠宰量、各类价格均有波动,成本收益下滑,规模养殖净利润减少。这些数据显示了生猪市场动态及潜在的行业变化。

母猪发情的症状有哪些?母猪配种时机如何选择?

本文讲述了猪场母猪查情工作的重要性,包括发情周期和持续时间的规律,母猪发情的典型症状,以及如何判断和把握母猪的配种时机。强调了优饲和营养供应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以及空怀期管理和配种策略,以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益。同时,特别指出初次发情后备母猪的配种时机需谨慎处理。

引发母猪流产原因汇总,母猪流产有那些症状?

母猪流产是养猪业常见的问题,主要由病原性因素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引起,以及非病原性因素如饲料品质、饲养管理不当和内分泌失调等导致。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母猪怀孕期间流产,影响养殖效益。文章详细探讨了流产的病原性原因、非病原性原因及其临床症状,并强调科学防控和优化饲养管理的重要性。

猪价4连涨!能繁母猪锐减75万头,供给形势反转在即,3月猪价或有惊喜?

全国猪价在2月底维持在7.03元/斤的亏损状态,但3月初猪价上涨,可能带来惊喜。然而,市场供给形势即将反转,由于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和高供应局面可能改善,供给减量预期提前至4月。3月行情料受二育、情绪和政策因素影响,供需双增但供给增量大于需求,猪价暂不乐观。尽管情绪和二次育肥可能提供支撑,但整体价格仍面临压力。随着宏观经济向好和政策调控,预计猪价将在3-4月回归成本之上,行业盈利期可能到来。

想知道母猪一年要打多少次疫苗吗?

本文详细介绍如何搞好母猪防疫工作,包括不同阶段母猪接种相应的疫苗,如后备母猪、成母猪配种前和怀孕母猪的防疫程序。同时强调防疫注意事项,如疫苗接种的适宜条件、剂量、过敏反应的处理等,以提高母猪健康和养猪经济效益。

涨了,涨了,猪价“春天”来了!猪价必涨有5个条件!

2024年猪价因供应紧张和年前备货而短暂上涨,但大集团通过控制出栏量抬价。短期内,猪价将以稳定为主,上涨可能性小。影响猪价的关键因素包括政策补贴、资本市场的期货影响、消费回升、二育猪短缺以及养殖情绪。虽然消费和二育有一定支撑,但由于消费跟进不力和冻品库存,猪价上涨空间有限。后市需关注政策、集团猪企动态和市场心态变化。

“抢猪”大戏上演,二育入场升温,猪价又是一片红!3月1日猪价

2月底,国内生猪市场在供需基本面偏空的情况下,因二次育肥的升温与规模猪企补栏行为,猪价呈现上涨趋势。南方地区抢猪现象明显,养殖端惜售情绪增强,加上集团猪企出栏节奏放缓,导致屠企采购难度增加。尽管消费需求有所回暖,但北方二育较为谨慎和市场库存较高可能限制猪价上涨空间。预计3月猪价将以波动偏强为主,关注二育入场和屠企开工率变化。

成功的养猪者,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念,更需要坚定的行动。

本文讲述了养猪行业中成功者的特质,即坚定的信念和实际行动。他们坚信养猪业的前景,面对挑战敢于行动,不断投入资金、研究技术,通过分享经验和教训,成为行业的典范。对于有志于养猪的人来说,坚定信念和实际行动是取得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