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猪价为何持续低迷 何时止跌回升

文章描述了中国猪肉价格持续低位徘徊的现状,自2021年生猪产能恢复以来,猪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供给充裕,猪粮比价持续下跌,导致自繁自养户亏损。文章分析了猪价下降周期延长的原因,指出规模化养殖的抗风险能力延长了产能去化周期。专家预测,猪价将在2024年二季度止跌企稳,但上半年可能仍有下跌风险,下半年随着供需关系改善,有望回暖。同时,文章也强调了行业需要理性去化产能,加强信息监管,避免市场炒作。

情绪有变! 还有下一波涨价吗! 附1月25日猪价

1月24日全国生猪均价达到7.26元/斤,部分地区涨跌不一。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供应端猪价止涨回落,养殖端预期降温,集团猪企挂牌价下滑但幅度有限。白条价格走高,消费端接受度有限,屠企采购减弱。预计明日猪价将稳中偏弱调整,由于部分散户达到心理预期出栏增加,但因年末养户观望,下行幅度有限。

2024年猪价将涨50%?仔猪两周涨价15% 一头可卖500元 养户:春节后可能还会涨

新一轮寒潮导致全国气温骤降,全国多地外三元生猪价格回升,尤其是山东涨幅明显。仔猪价格早于生猪回暖,部分猪场表示年后可能继续涨价。大型猪企和上市公司也计划在春节前采购仔猪。尽管不同地区仔猪价格差异较大,但业内专家认为2024年猪价可能因供需面好转而回暖,预计下半年猪价有上涨空间。

为什么猪再冬季长得慢

这篇文章讨论了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会关于农户养猪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如不合理的一次性断奶、补料时机与方法、环境适应、粗放式管理、防疫与去势时间安排不合理,以及疾病对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作者强调了饲养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逐步断奶、及时补料、提供良好环境、科学的防疫和去势计划,以确保仔猪健康快速成长。

育肥猪是用浓缩料好,还是全价料好?哪个能让猪群生长速度更快?

文章探讨了育肥猪使用全价料和浓缩料对生长速度的影响,指出关键在于原料清洁和营养均衡。全价料和浓缩料虽然在营养上基本相同,但全价料无需额外添加,方便猪场使用,而浓缩料成本较低,适合原料来源稳定或有成本优势的猪场。生物安全是考虑因素之一,全价料的高温制粒过程理论上能减少病毒风险,但实际效果有限。选择饲料应根据猪场的原料采购、成本、人工和生物安全等因素。

5涨18跌!猪价“雷霆变脸”,下跌逻辑找到,仍有趋势上涨的预期?

2024年1月25日,国内生猪市场猪价结束连涨,转为震荡走低,受养殖端出栏增加、饲料成本下降、消费提振缓慢及白条价格压力等因素影响。预计春节前猪价反弹受限,但生鲜猪肉需求可能拉高价格,1月底2月初或有高点,预估生猪均价在14.5~15元/公斤。

今天,海关总署对外发布通知,俄罗斯猪肉进入中国

中国海关总署宣布允许俄罗斯符合要求的猪肉进口,包括冰鲜或冷冻猪产品,需来自在俄的经过认可的生产企业。进口猪肉需满足检疫、包装等规定。这将加剧国内猪肉市场的竞争,推动品质提升,并带动俄罗斯出口增长。未来,中俄将在更多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促进互利共赢。

农产品 | 美豆出口不济引发大跌 国内豆粕跟随

白糖市场关注泰国和巴西产量变化,郑糖维持震荡偏多思路。鸡蛋价格因市场供应压力大和需求转弱继续探底。玉米国内供应充足,需求疲软,短期震荡偏弱。豆粕受美豆出口不振和国内需求提升影响,震荡偏弱。棕榈油因产地产量和出口数据波动,与豆菜油相比表现较强。生猪市场全国涨价情绪高涨,猪价预期反弹但空间有限,建议关注震荡走势。

屠企压不住,猪价下跌“一日游”,“航天猪”来袭?1月26日猪价

1月中旬,猪价触底反弹,受情绪和天气影响,呈现破位上涨。虽然昨日短暂下调,但春节临近提振消费,养殖端看涨情绪强,猪价逆势上涨。全国外三元瘦肉型生猪价格在1月26日上涨,北方市场普遍走强,南方以震荡为主。猪价上涨逻辑包括供应压力减轻和需求复苏。然而,冷库猪肉和消费不确定性限制猪价反弹空间,预计短期猪价偏强但反弹幅度有限。

母猪产前不食症的防控措施

母猪产前不食症是一种妊娠期母猪的饮食障碍疾病,常见于妊娠末期。病因包括营养供给不全面、饲料变质、运动不足导致便秘、死胎影响、内分泌紊乱和应激反应等。临床症状包括食欲减退、体温降低、消化系统问题等。治疗方法涉及抗菌预防、保胎安胎药物注射,以及针对感冒引发的治疗。预防与控制措施包括强化防疫、改善饲养管理、保证饲料品质、优化饮水条件、维护栏舍环境和减少应激等。常规药物预防也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