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一夜涨6毛!11月1日生猪价格“插翅大涨”,市场又缺猪了?

今日全国生猪价格普遍上涨,尤其北方猪价涨幅惊人,东北、华北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已接近或超过15元/公斤。南方地区也有所上涨,但涨跌不一。猪价上涨主要受疫病导致的低价猪减少、农户惜售和消费好转等因素影响,短期内呈现震荡偏强趋势,但供给偏高,猪价仍有回调风险。

未来3个月猪价走势如何?机构预测:11-12月月均价或16.2-16.6元/公斤

2023年生猪价格持续低位,同比跌幅超过45%,主要由于供应过剩。尽管未来3个月出栏量可能缩减,叠加消费旺季支撑,但冻品库存压力和出库将限制涨幅。预计11-12月月均价16.2-16.6元/公斤,2024年1月16.0-16.4元/公斤,整体涨幅有限。需关注冻品出库对市场供应的影响。

经济日报:周期中更要用好生猪期货

本文讲述了在猪周期下行阶段,生猪养殖业面临的利润压力与规模化趋势,以及生猪期货在这一背景下发挥的重要作用,包括降低市场参与成本、增强养殖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大商所的优惠政策被提及,强调了这些措施对稳定生猪养殖收益和优化资金使用的影响。

玉米大跌200元!9月21日:粮价“猛跌”有变,猪价“揪心”!咋了

本文分析了秋分时节,国内农产品市场中猪价和粮价的最新动态。猪价因供应充足但需求不足而震荡下跌,但市场看涨信心增强,预计即将止跌上涨;玉米价格因新作上市和丰产预期而大跌200元,但华北地区市场跌势放缓;小麦价格虽有承压,但优质小麦坚挺,市场趋于稳定。屠企备货周期到来,猪价受此影响可能止跌上涨,但短期看,屠企备货结束后猪价或下跌收尾。

母猪繁殖力飙升秘籍:6大要点解锁!

本文详细探讨了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关键因素,尤其是营养管理的重要性。文章介绍了多种营养学方法,如合理控制妊娠早期的营养水平、注射维生素A或β-胡萝卜素、补饲叶酸和甲基吡啶铬、保证泌乳期的采食量以及满足哺乳母猪对赖氨酸和缬氨酸的需求,这些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和仔猪存活率。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养殖者可以有效提升母猪的生产效益。

猪场磺胺类药物的使用策略与优化

本文详细介绍了磺胺类药物在猪场防控细菌感染和原虫病中的应用策略,强调了科学使用的重要性。文章涵盖了磺胺类药物的核心使用原则、配伍禁忌与增效方案、疗程与耐药性管理、毒副作用的预防措施以及不同场景下的药物选择优化。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和实践建议,帮助养殖户合理使用磺胺类药物,提升猪群健康水平并规避食品安全风险。

新一轮猪周期观察(卌五)年中总结与展望(下)

文章分析了5月中旬至6月中旬我国生猪价格的暴涨情况,指出二育是价格上涨的因素之一,但全国范围内二育规模并不大。6月中旬后,价格开始调整,主要原因是短期消费下降和自然因素。预测下半年生猪价格将震荡上行,受情绪、疫情和上半年末存栏水平影响。文章强调情绪和南方疫情对价格的短期波动作用,以及生猪存栏量对市场走势的重要性。

40850万头!国家统计局:一季度末生猪存栏同比下降5.2%!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一季度农业发展稳健,种植业增加值增长3.8%。冬小麦播种面积稳定且长势良好。全国稻谷和玉米播种面积有所增加,同时肉类产量中猪肉略有下降,但牛肉、羊肉和禽肉产量有所增长。猪牛羊禽肉产量总计2490万吨,同比增长1.4%。然而,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分别下降,显示出市场供需调整的影响。

刚跌又涨,端午的猪价可能要“飞”!

近期猪价上涨势头明显,半个月内涨幅超过10%,并且预期在端午节前将进一步上涨。看涨情绪浓厚并且二次育肥减少了生猪供应。然而,与此同时,消费情况并未明显改善,猪价上涨过快可能会带来消费风险和育肥风险,并可能透支后期市场行情。猪价上涨也带动了肉价上涨,如果超出市场接受范围,可能会抑制猪价的进一步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