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仔猪市场“有价无市” 行业信心严重不足

当前仔猪市场价格持续走低,跌破30元/公斤,创19个月新低,多地出现‘有价无市’现象。受生猪价格低迷、养殖亏损加剧及资金压力影响,养殖户补栏意愿薄弱,仔猪市场需求疲软,短期难现反弹,市场或将延续寻底态势。

上半年广州市共屠宰生猪365.11万头,预计全年屠宰量首次突破720万头大关

广州市新增增城、花都两家定点生猪屠宰场,裕成乳猪场率先通过GMP验收,形成“5+1”屠宰结构。全市生猪屠宰企业实现GMP验收全合格,推动行业从“达标”迈向“领跑”。2024年上半年屠宰生猪365.11万头,全年有望突破720万头。广州以标准化、信息化、冷链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肉品安全与供应保障能力,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仔猪断奶前后应该如何饲养管理,才能少生病、长得快?

本文详细解析断奶仔猪面临的应激问题及其科学管理措施,包括饲喂策略、环境稳定、温湿度控制、调教训练和行为管理等方面。通过‘原圈断奶法’、‘少量多餐’饲喂、合理分群及设置玩具等方法,有效缓解断奶应激,预防腹泻、咬尾等问题,提升仔猪成活率与生长性能,助力猪场实现高效养殖。

秋冬季猪流行性腹泻综合防控策略

本文系统阐述猪流行性腹泻(PED)的综合防控方案,涵盖后备母猪入群前后驯化管理、科学免疫程序制定、外部生物安全闭环建设及内部防交叉感染措施。通过标准化病毒液返饲激活黏膜免疫,结合GIIb亚型灭活苗强化体液免疫,确保初乳sIgA≥1:128;建立以抗原检测(Ct≤35)和抗体达标率(≥90%)为核心的效果评估体系。实施全场静默、人员物资分级消毒、车辆高温烘烤、引种隔离等生物安全措施,并通过分区管理、单向转群、动态消毒阻断内部传播。疫情暴发时启动‘隔离-消毒-免疫’快速响应机制,有效压缩排毒周期至7天内,全面

10月9日猪价|大场继续增量,东北局部现扛价情绪!

今日全国生猪收购均价下跌至5.84元/斤,环比下降0.04元。18个地区下跌,无上涨区域,市场供应充足。东北局部抗价回升,河南、广东等地价格调整。了解最新猪价动态,掌握实时行情趋势。

保育猪这样养长的快!少发病!

断奶是育肥猪一生中最大的应激阶段,保育猪因环境变化、饲料转换和打斗等因素成为最难养的时期。本文分享五大保育猪饲养要点:控制温度、科学选择饲料、断奶期保健、逐步过渡换料及实施全进全出管理,同时强调母猪作为猪场‘发动机’的重要性,助力提升整体生产效益。

仔猪断奶至自由采食过渡的精准策略与关键要点

本文深入解析断奶仔猪如何实现从限饲到自由采食的平稳过渡,提出3-7天分阶段管理流程:限饲诱食期、逐步加料期、自由采食期。涵盖关键操作要点、采食量数据参考、常见问题(如腹泻、僵猪、采食不稳、咬尾咬耳等)的解决方案,并强调断奶日龄、教槽料质量、温湿度管理等因素对成功过渡的影响,帮助养殖户科学管理,提升仔猪成活率与生长均匀度。

明日全国各地(2025.10.17)最新猪价信息

2025年10月17日,全国生猪市场迎来普遍上涨,东北、华北、华东等地猪价稳中有升,消费需求回暖与供应结构调整成主要推动力。本文深入分析本轮猪价上涨背后的市场逻辑,解读区域价格变动趋势,并为养殖户提供科学出栏、风险防控和长期发展建议,助力把握秋冬行情机遇。

猪价触底回升,11 - 12月能否持续逆袭?

本文分析10月猪价阶段性触底回升的原因,受北方气温下降、终端需求回暖及二育入市支撑,全国白条猪均价小幅上涨。尽管规模场出栏量增加导致供应充足,短期猪价或震荡偏强,但11-12月供给压力仍存,价格反弹空间受限。文章结合能繁母猪数据、屠宰量变化与消费旺季趋势,探讨未来猪价在供需博弈下的运行逻辑。

“救市”亦是自救 无序扩张是常态隐患

2024年母猪存栏量决定2025年生猪供应,当前产能过剩导致猪价持续下行。政府推动头部猪企减产百万头母猪,旨在缓解未来供应压力。本文分析政策调控与市场自救的双重动因,探讨如何通过去产能扭转行业下行周期,并呼吁建立长效机制防止无序扩张反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