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母猪管理技术】5招教你减少母猪非生产天数,提高年产窝数

本文详细介绍了母猪的非生产天数(NPD)概念及其对猪场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分析我国与发达国家在NPD上的差距,探讨了减少NPD的具体措施,包括缩短断奶到配种的时间间隔、提高发情鉴定准确性、加强营养管理和疾病防控等,旨在提升猪场的繁殖效率和综合管理水平。

如何实现母猪效率的提升?断配率提升5大误区,你一定要知道

本文分享了如何通过提高母猪断配率来提升猪场生产效率,详细分析了断配率偏低的三大危害及影响断配率的五大误区,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如重视健康管理、三优促情法和后备母猪培育等,帮助猪场管理者优化生产流程。

最新!能繁母猪存栏4210万头!2023年10月生猪生产数据出炉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2023年10月份中国生猪市场的生产、价格、进出口和成本收益情况,包括能繁母猪存栏量、屠宰量、猪肉价格变动、进出口量、猪粮比价以及不同类型养猪的产值、成本和净利润。这些数据反映了当前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为养猪业者和相关分析提供了参考。

聚焦问题短板拓宽融资渠道 陕西全力推动生猪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3月25日,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召开生猪产业发展座谈会,强调稳定生猪生产的重要性,指出当前面临的市场波动和养殖亏损问题。会议提出要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强信贷支持、冻猪肉收储、监测预警、服务指导和疫病防控等措施,以稳定基本产能,防止生产大起大落,保障全省生猪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布瑞克生猪调研纪要(二):散户退出趋于稳定,压栏惜售仍存

4月10日至14日,布瑞克与江苏林梵合作进行了深入的生猪行业实地调研,重点关注河南、江苏、山东三省的中小型养殖户、交易市场和饲料企业。12日和13日的调研集中在苏北及鲁南地区,报告基于前两天的了解和这两天的实地考察。调研预计于本周五结束,同时结合线上数据和电话访谈以扩大样本。调研结果将汇总成全面报告,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如需转载需注明猪博士平台。

国家发改委:预计节前生猪市场行情或偏弱为主

国家发改委预测,即将到来的节日前,由于多种因素,生猪市场行情可能会以偏弱态势为主。这可能反映了供应、需求或者市场预期的调整,对生猪养殖业和消费者价格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传统需求旺季来临,猪价怎么走

四季度生猪市场进入传统旺季,但需求提振不足,加上高存栏量导致价格持续低迷。能繁母猪存栏虽下滑但效率提高,出栏量不减反增,而需求增量预计不及往年,分析师认为价格重心将小幅上移,但由于消费恢复力度不强,价格大涨基础有限。猪养殖利润持续亏损,产能去化不充分,资金压力和疫情风险可能影响市场动态。春节后消费淡季与出栏量增加可能带来更大的亏损压力,建议养殖场户合理调整生产。2024年春节后,供需平衡将趋近,预计猪价会出现回调。

国家发展改革委:生猪存栏缺口仍旧存在,养殖预期利润将小幅增加

文章分析了截至7月31日当周全国猪料比价及生猪价格的上涨情况,指出由于供应端缩量、二次育肥等因素,猪价持续走高。预计8月至9月期间,生猪价格将维持高位,供给逻辑仍然强劲,尽管需求端受高价和高温天气抑制。同时,饲料成本下降带动生猪养殖进入盈利阶段,下半年行业整体盈利水平有望保持较好态势。专家建议养殖户理性看待当前猪价上涨,避免压栏错过行情。

涨猛了,猪价上涨“势如破竹”!附:1月5日猪价

本文详细分析了国内生猪价格在冬至后的变化情况,包括猪价短暂触底后回升的原因,如生猪产能释放、需求旺季及节日气氛等。同时,文章探讨了元旦假期后猪价涨势收窄的因素,如需求降温、气温回升和供应格局改善,并对未来1-3日的猪价走势进行了预估。此外,还提及了生猪合约报价的最新动态,以及市场对近月猪价前景的看法。

为啥现在猪肉没以前的好吃了?是猪变了还是你变了?

本文探讨了为什么现在的猪肉不如以前香的原因,主要分析了中国养猪业中本土猪和洋猪的区别。随着洋猪的引入和大规模养殖,虽然提高了猪肉产量和经济效益,但其肉质特点如脂肪含量低、肌肉纤维粗等因素导致口感不如本土猪。文章还介绍了土猪和洋猪肉质的具体差异,并解释了这些差异对消费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