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Mysteel解读:冬至节气前后,生猪价格该有哪些生动演绎?

本文介绍了冬至这一重要节气及传统节日的背景,探讨了其对猪肉消费和生猪市场价格的影响。文章分析了近年来供需变化、人口基数增长缓慢、竞品肉类替代等因素导致旺季不旺的现象,并详细描述了11月至12月期间生猪价格的波动情况。同时,文中也提及了未来需求预期及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对市场的影响。

一片红,猪价上涨“涨猛了”!发生了啥?附:12月25日猪价

2024年12月25日,国内生猪市场迎来新一轮价格上涨,全国瘦肉型外三元生猪价格出栏均价达到15.59元/公斤。尽管本月猪价表现不佳,但冬至后市场需求增加,尤其是南方地区的腌腊消费需求偏强,加上元旦节前屠企备货需求增加,支撑了猪价的持续上涨。文章分析了当前生猪市场的供需情况及未来走势,指出短期内猪价或将维持上涨趋势。

后备母猪的公猪诱情,这些细节你真的留意了吗?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公猪与后备母猪的接触来促进母猪尽早发情。内容涵盖了最佳接触时间、适合的公猪特征、接触方式(同栏或隔栏)、每天接触次数及每次接触的时间长度,并强调了公猪不能过度工作以及避免母猪对公猪产生习惯性的重要性。这些信息对于提高养猪生产的效率和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猪价将超预期上涨,一年内飙至18元一斤?

猪价在4月持续上涨,大型养殖企业出栏量增长,预计2024年猪价可能飙升至18元/斤。然而,规模猪场减量提价策略、养殖户乐观情绪、二次育肥竞争等因素共同推动猪价。但行业也面临产能过剩和现金流危机,可能导致提前出栏和资产出售。大集团间竞争加剧,散户影响减弱,行情上涨趋势复杂,猪肉股可能出现反弹,但产能出清是长期趋势。

重庆璧山:多举措保障疫情期间生猪稳产保供

在疫情下,重庆市璧山区采取多项措施确保猪肉市场供应,包括保障运输畅通、增加产能、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积极开辟物资运输'绿色通道',确保生猪产品充足且安全,稳定市场价格,保障市民的餐饮需求。

农业农村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多种常用兽药的残留限量标准

2022年9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41种兽药最大残留限量》新标准于2023年2月1日起实施,对41种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限量进行规定,包括新增16种兽药限量值和25种已规定兽药的更新。标准重点提及蛋类、奶、蜂蜜及鱼类的限量变化,并强调了检测结果判定规则。该标准完善了我国兽药残留管理体系,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重要技术依据。

发改委:全国生猪出场价格为14.78元/公斤,比3月29日下跌2.31%

4月5日,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全国生猪出场价格下滑,降至14.78元/公斤,环比下跌2.31%,同时玉米价格下降至2.86元/公斤,猪粮比价也下跌至5.17,跌幅为0.96%。这些数据来源于金融界期货频道,强调了版权保护,并指出猪博士平台发布的文章供养猪人参考,非投资建议。

当前生猪生产价格形势及应对措施专题研讨会在成都召开四川农业农村

3月21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召开生猪生产价格形势及应对措施研讨会,会议强调了稳定生猪生产的重要性和调控策略,提出通过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聚焦能繁母猪和生猪产能调控基地,落实舒困措施帮助养殖业渡过难关,同时讨论了相关文件草案,以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

印遇龙:散养户长期处于低水平无序竞争状态!需要优化“生产关系”丨聚焦两会

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提出了关于优化生猪养殖业生产关系的建议,强调技术创新与管理模式的结合,以解决我国养猪业面临的瓶颈问题,包括产业组织形式落后、科技推广不畅和技术创新受制于知识产权等。他提倡通过建立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社模式,借助数字化平台和基因科技提升养殖效率,同时关注种源创新和猪病防控,目标是推动我国养猪业高质量发展,让国人能吃上好猪肉。

粮价“跌不停”!12月19日:猪价“开涨”,玉米、小麦联袂下降!

12月19日,国内农产品市场粮价下跌,玉米和小麦价格联袂下降,玉米市场因供需错配和看跌情绪导致价格持续走低。然而,生猪市场出现反弹,猪价开启上涨通道,受消费回暖和养殖端出栏策略变化影响,猪价预计将迎来周期性上涨。尽管如此,粮价整体偏弱,猪价上涨幅度有限,基本面供应充足,投资者需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