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病情来势凶猛,猪急性肠胃炎该如何治疗?

此篇文章介绍了猪急性肠胃炎的概述,症状表现,包括精神萎靡、食欲下降、体温升高和拉水样稀便等。文章详细讲述了猪阉割可能引发肠胃炎的机制以及预防措施,如选择低应激品种、适宜的阉割时间和饲料调整。治疗方法包括抗菌消炎、降低肠道紧张度、防止脱水和增强抵抗力。此外,还提到了高锰酸钾溶液在治疗仔猪肠胃炎中的应用,以及中医治疗方法。文章强调了在治疗时需注意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和使用限制。

4季度猪价要涨吗?听听专家怎么说:专家称国庆前或这样走……

由于南方连续强降雨影响生猪调运和下游需求,全国猪价持续下跌,多地规模场出栏价下调。专家朱增勇预计四季度生猪出栏量将达高峰,但猪价难现大幅上涨,建议养殖企业保持正常出栏节奏。未来猪价或在中秋、国庆期间有波动,整体供应充裕,需求季节性增长,但价格涨幅受限。

猪疥螨和圆环引起的皮炎如何区分?方法来了

养猪阁分享了如何区分猪疥螨和圆环病引起的皮炎,尽管两者都不伴随发热,但圆环病猪表现为消瘦、毛色异常和皮肤上的紫色、绿豆大小的溃疡。猪疥螨表现为皮肤上的大小不一、无明显颜色变化的疙瘩,治疗上推荐使用双甲脒溶液和伊维菌素饲料配合,同时强调环境消毒的重要性,尤其是硫酸氢钾用于带猪消毒,敌百虫用于空舍消毒,以防止疾病复发。

涨涨涨!生猪价格“枯木逢春”,北方行情红彤彤!

2023年9月25日全国生猪价格下跌后转涨,外三元、内三元和土杂猪价格均有所变动。猪价因双节在即而看涨,北方地区率先反弹,部分省份如华北、华东涨幅明显,但南方部分地区仍偏弱。饲料原料玉米价格稳定,豆粕价格微跌。市场情绪受养殖端惜售和下游需求提振一般影响,预计短期内猪价震荡上涨,但节前消费跟进不足可能带来再次转跌的压力。

母猪断奶前该不该减料?答案你想不到

文章讨论了断奶前后母猪是否需要减料的问题,指出母猪的乳腺结构使其不易积累乳汁引发乳房炎。建议根据母猪个体差异调整饲喂方案:哺乳期失重少的母猪可适当控料;正常失重的无需减料;过轻或过重的母猪分别需优饲或维持正常喂养。强调哺乳母猪断奶前减料无科学依据,可能导致发情延迟和产仔数减少。同时,文章提供了断奶后的喂养策略,如第一餐不喂料以解决假哺乳问题,促进发情。

发病率在30%以上!母猪肢蹄病的病因、危害与预防措施

母猪肢蹄病在规模化养猪中是一个关键问题,影响繁殖性能。文章探讨了肢蹄病的分类、遗传、营养(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环境因素(如气候和舍内条件)、栏舍设计对疾病的影响,以及关键的防治措施,包括选育无问题种猪、日常健康检查、改善饲料营养和栏舍环境。通过综合管理,旨在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和繁殖力。

猪价波动大!供给压力仍存,看好四季度猪价吗?

2023年三季度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价格波动较大,四季度供应增加明显,但需求增速存在不确定性。猪价上涨动力主要来自消费预期,但冻肉库存压力可能限制涨幅。预计11-12月可能出现阶段性高点,2024年上半年由于供给过剩和需求淡季,现货价格可能回落。养猪业去产能进程将影响未来猪价走势。

2022年1月13日生猪价格分析

今日生猪价格表现出稳中有涨的态势,外三元、内三元和土杂猪的均价分别为13.93元/公斤、14.83元/公斤和14.38元/公斤。猪粮比略有回升,但猪肉批发价格保持稳定略跌。市场供应宽松,标猪充足,然而部分养殖户因抵制低价导致猪价上涨。尽管各地区猪价涨跌不大,但整体供应宽松预示着未来猪价上涨面临阻力,数据来源于猪博士APP实时数据。

猪只突然胀腹死亡,是什么病,致命原因是什么?

描述内容:文章讲述了病猪无明显征兆的猪魏氏梭菌病,该病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症状包括腹痛、呼吸急促、体温升高、腹胀、口鼻白沫等。猪不分年龄性别,四季都可能发病,虽发病率低但死亡率极高,严重影响养猪业。文章还提到了便秘和其它疾病的鉴别,如与便秘的区别、与大肠杆菌病和肉毒梭菌中毒症的病理差异。病因可能包括饲料酸败、消化功能减弱和运动不足等。

涨势“点燃”,猪价摆脱阴跌的局面,北方行情“一片红”,还会涨吗?

3月20日,国内猪价涨势明显,北方行情普遍上涨,尤其是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猪价达到15元/公斤以上。南方市场相对平稳,部分地区有上涨。猪价上涨得益于养殖端认亏情绪不强、下游市场需求逐步回暖以及集团化猪企出栏猪源分流,特别是二次育肥现象的谨慎补栏。然而,消费支撑受限、二次育肥和屠宰场分库谨慎以及疫病风险等因素限制了猪价的持续上涨,预计后市猪价将维持波动偏强,但仍存在下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