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猪价拐点来了?机构提醒:警惕回调风险!

4月猪肉价格转涨,生猪期货价格上涨,主要受出栏压力减轻、政策收储和预期推动。尽管市场供应仍然充足,但消费疲软和标肥价差倒挂限制了猪价过快上涨。专家预计,短期猪价上涨节奏减缓,中期有回调风险,下半年行情有望回暖。

2022年5月18日全国部分地区生猪及仔猪价格

2022年5月18日,全国生猪和仔猪市场价格行情分析显示,仔猪价格涨幅较大,高于生猪价格,尤其在15公斤和10公斤的体重级别,补栏需求旺盛。猪价整体上涨,部分地区突破8元/公斤大关,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反映出市场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动态。此外,黑龙江省的生猪价格也有所波动,具体品种如外三元、内三元和土杂猪都有明确的报价数据。这些信息表明,尽管同比有所下降,但市场行情在春夏之交呈现出明显的回暖趋势。

猪企7月收入大增,开启新一轮盈利周期

7月份猪肉市场表现火热,猪企销售收入走高,但猪价先涨后降。市场供需不平衡、饲料成本、疫情防控和政策情绪等多因素影响导致淡季不淡。下半年猪价预计高位稳中有降,但中秋、国庆及年底消费旺季将带来景气上行,但伴随价格波动。猪企盈利有所提升,但养殖成本高和行业健康发展仍需政策支持与企业谨慎经营。

猪价接近成本线!腌腊高峰期已至,跌幅放缓还是跌无止境?

12月国内猪价加速下跌,养殖端面临亏损风险,期货市场亦现下跌趋势。尽管腌腊高峰期临近可能提振需求,但供应过剩、需求疲软、大型企业集中出栏等因素导致猪价短期内快速下跌。市场情绪受成本线附近价格影响,采购难度增加。预计猪价下跌速度将放缓,但仍有机构持悲观观点。

秋冬季来临,猪气喘反反复复?这三种方法几块钱就搞定

本文介绍了猪气喘病在秋冬季节的高发情况,阐述了其症状、与猪肺疫的区别,并提供了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包括疫苗接种、药物使用(如替米考星、土霉素素等)以及通过升高猪舍温度、改善空气质量(如烟熏消毒)和使用低成本偏方来控制病情。建议猪场从源头和环境管理入手,减少疾病反复和经济损失。

局地反弹?多地开涨,跌跌不休后猪价上涨的拐点即将到来!?

2023年初,生猪市场出人意料地出现大幅下跌,猪价跌破8元/斤,养殖端进入亏损。全国猪价重心下移,尤其是川渝、两广地区跌幅严重。消费旺季不旺,受口罩问题影响和腌腊需求减弱,加上规模猪企出栏增加,导致供需失衡,猪价持续下跌。猪粮比降至5.2:1,接近官方预警线,可能引发收储计划,预示着猪价上涨拐点的到来。

屠企陆续放假,此时猪价为何反弹?如何判断春节后价格?

2022年12月新冠疫情管控放开后,生猪行业出现意外波动,原本的消费旺季变得不确定。猪价在政策影响下回调,封控导致的供需失衡和防疫放开后的民众行为变化影响了猪价。2023年春节后猪价预计平稳调整,养殖户应对策略是合理安排生产,避免投机。自繁自养者应适时出栏,不盲目压栏。本文提供了市场观察与建议,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猪场应该做哪些疫苗,如何选择?

本文探讨了猪场疫病防控中疫苗使用的重要性,强调了疫苗接种的讲究原则,如接种次数、间隔时间及适宜的免疫时间。文章还讨论了疫苗接种的副反应以及养猪业中疫苗使用的一些反思,提出了国产疫苗的优缺点。此外,文章详细介绍了猪场疫苗的具体操作策略,包括猪瘟、伪狂犬、支原体、圆环病毒等疫苗的推荐接种情况,以及注意事项,如免疫前猪群健康检查、疫苗同时注射的规则、应激管理等。最后,文章针对不同类型的养猪场给出了疫苗接种的差异化建议。

蓝耳病是现代养猪的大敌!这4方面的危害已经蔓延全国!必须预防

这篇文章讲述了蓝耳病在中国猪群中造成的严重危害,特别是对繁殖性能的破坏、呼吸道疾病的发展以及病毒的不断变异。变异后的病毒不仅影响繁殖率,还引发多种并发感染,导致保育猪和育肥猪死亡率上升。文章强调了疫苗免疫在面对大量变异株时的局限性,预示中国蓝耳病防控将面临长期而复杂的挑战。

仔猪腹泻不可怕,不传染才是王道!如何让刚产仔的猪不感染?

该文章介绍了春季仔猪腹泻的常见原因和管理措施,包括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感染、黄白痢、副伤寒等疾病的症状与治疗方案。强调了分开管理、工具消毒、预防措施(如保暖和消灭苍蝇)的重要性,并提供了针对不同腹泻类型的诊断和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