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2021年11月30日全国部分地区生猪及仔猪价格

2021年11月30日,中国生猪市场行情显示,全国部分地区出现显著的价格波动,仔猪价格暴涨20%,母猪尤其是二元母猪价格上涨,如四川省雨城区杜洛克和二元母猪的报价分别为1,800元/头和2,100-2,200元/头。猪价总体下跌,如上海、山东、安徽等省份生猪价格下跌,全国生猪出栏加权日均价为18.01元每公斤,较前一天上涨。这些数据反映了市场供需关系和农户补栏决策的重要节点。

产能恢复良好,猪肉产量回升,猪肉自给率恢复到95%以上

2022年生猪产能强劲恢复,出栏量和产量同比增加,进口量大幅下降,国内猪肉自给率恢复到95%以上的安全水平。政策支持下,国内产能逐步回升,尽管面临季度波动,但全年猪肉产量有望提高,进口依赖度降低,确保了猪肉供应安全。《“十四五”规划》强调了猪肉稳产保供的目标,为猪肉市场稳定提供了保障。

猪群吃得少、长得快,这几个办法赶紧利用起来!

本文介绍了育肥猪饲养管理的关键要素,包括根据猪的体型调整投喂量、遵循生长规律的直线育肥法、确保猪舍的清洁干燥与适宜温控、实施有效的免疫预防以及根据体重适时出栏,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和保障猪只健康,从而降低成本并优化养猪效益。

猪轮状病毒病有什么临床症状?防控措施有哪些?

华派生物文章介绍了猪轮状病毒病,一种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腹泻、呕吐等。猪轮状病毒是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有多种血清群和血清型,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易感动物包括猪、牛等。防控措施包括生物安全、饲养管理强化、药物治疗和疫苗预防。由于病毒变异,现有的疫苗可能无法有效预防某些流行毒株,猪场需密切关注和采取相应防控策略。

【养猪小课堂】一问一答:冬季引起母猪蹄裂病的因素有哪些?

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猪只裂蹄病的多方面原因,包括品种、营养、气候和地面因素。作者强调了营养不足(如生物素、钙磷、硒、锰、锌和维生素D)以及环境因素(如寒冷干燥、光滑地面)的影响。文中还提供了防治措施,如消毒、药物治疗和综合管理策略,如维持猪只健康、控制应激、确保饲料安全和环境清洁。

猪突然死亡主要病因分析,全了! 五招解救中毒猪

文章讨论了猪突然死亡的常见原因,包括猪痢疾、急性仔猪黄痢、白肌病、口蹄疫、仔猪水肿病、黄曲霉中毒、猪丹毒、肠出血综合症和应激综合症等。文章还介绍了针对这些疾病的症状、防治措施以及中毒猪的解救方法。阅读本文有助于养猪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理解和应对这类问题。

夏季到来,猪链球菌性关节炎该如何防治?

本文介绍了链球菌感染在猪只中引起的关节炎,其特征为关节炎、肌肉肿胀、体温升高和食欲减退。实验室检查显示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治疗方法是采用阿莫西林、地塞米松和安乃近的联合抗菌疗法,通常在4天内可见明显改善。同时,预防措施包括加强猪舍消毒、改善饲养环境和提高动物免疫力,以减少感染风险。

它的症状与脑炎型链球菌、伪狂犬病非常相似,养猪人该怎样防治?

文章讲述了近年来猪李氏杆菌病的高发情况,其主要症状与伪狂犬病相似,常导致幼龄仔猪和怀孕母猪患病。文中详细介绍了李氏杆菌的感染途径、临床表现,以及与伪狂犬病、仔猪水肿病和猪瘟的鉴别方法。防治上强调了饲养管理和消毒的重要性,以及磺胺类药物的治疗方案。提醒养猪人要正确识别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治这种猪病。

蓝耳病是仔猪杀手?保育舍死淘率高多和蓝耳病有关

本文讲述了蓝耳病对养猪业的影响,特别是对仔猪的高死亡率和保育舍稳定性的影响。蓝耳病可导致免疫抑制,使仔猪易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和支原体,母猪的免疫抑制因素如蓝耳病、圆环病毒等会增加仔猪的感染风险。文章强调了从源头控制蓝耳病的重要性,提出了通过添加益生菌、使用爱乐新、优化初乳管理、疫苗免疫策略以及保持良好环境条件和消毒措施来防治蓝耳病,以降低仔猪死亡率和保育舍死淘率。

注意!车辆是蓝耳传播的首要因素

美国近期的变异蓝耳病毒对养猪业影响重大,研究发现车辆在猪只、饲料和工人传播中扮演关键角色,尤其运输车可能导致20%的感染。通过创建的数据模型,研究者发现猪场间的近距离传播和运转是主要途径,饲料和副产品影响较小。模型旨在帮助猪场采取生物安全措施,如加强运输车洗消,以降低疫情带来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