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土猪复兴:139个品种及配套系,13家国家核心育种场,年出栏量2200万头左右!

我国拥有丰富的土猪品种资源,但在外来猪种冲击和育种技术短板的影响下,土猪数量一度大幅下降。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扶持土猪育种与保护,推动地方猪核心种源数量稳步上升。同时,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猪肉需求的增加,壹号土猪、吉神黑猪等品牌通过创新与发展,为土猪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文章详细介绍了我国土猪品种分布、育种进展及代表性企业的成功案例,展望了土猪养殖业的广阔前景。

正大饲料好 数据会说话(114) — 正大育肥浓缩料182,肉牛头均月增重利润762.24元

通过试验数据证明,使用正大育肥浓缩料182可显著提高肉牛的头均月增重利润,达到762.24元,较竞争对手高出112.71元。该饲料蛋白含量高,营养水平丰富,能够满足肉牛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促进快速增重并提升出肉率。同时,其简单的配料方式和统一配比30%的设计,有效降低了养殖成本。文章详细展示了试验设计、结果分析及经济效益评估,为肉牛养殖户提供了科学依据。

仔猪比养猪更赚?飙升至750元/头!PED疫情持续爆发6个月!新希望、温氏…发力“育种”业务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近期出现仔猪价格暴涨现象,主要受PED疫情导致供应减少的影响。龙头企业通过加强种源布局和智能化养殖升级应对挑战,并加速产能扩张。文章分析了疫情对行业的冲击、企业战略布局及智能化养殖的发展趋势,探讨了行业面临的机遇与风险。

仔猪断奶后腹泻防控的营养策略研究进展

本文探讨了断奶仔猪在断奶期间面临的应激问题及其对健康的影响,重点分析了教槽料、饲料添加剂、饲料物理形状以及建立肠道微生物菌群等营养策略对预防断奶后腹泻(PWD)的作用。同时,文章还总结了近年来关于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综合管理策略以改善仔猪的肠道健康和生长性能。

育肥猪饲养谨防“看不见”的损失---劣质饲料喂猪

这篇文章讨论了猪场中遇到生长缓慢、长毛不长肉等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关注饲料质量、温度控制、品种因素、寄生虫影响以及保育阶段的肠道发育。建议通过排除法查找原因,比如考虑饲料营养低劣、温度过低导致能量消耗、品种缺陷和寄生虫问题,以及保育阶段低质保育料对肠道发育的长期影响。同时,过度依赖抗生素可能导致肠道健康受损和免疫系统下降。

母猪产程过长将带来哪些危害?盲目缩短母猪产程不可取

母猪分娩时产程过长是养猪业常见问题。文章探讨了母猪产程过长的危害,如母猪疲劳、子宫炎、仔猪健康受损和接产人员压力增大。强调了滥用催产素和盲目助产的不可取,提倡科学处理方法,如提高产力、合理选种、控制应激和营养管理。普丹美提供定制化营养方案,帮助猪场提升效益。

春节期间,仔猪补栏火热

春节期间,猪价稳定,北方市场因供需两弱及放假影响,猪价波动较小。南方地区猪价稳定,但受仔猪补栏活跃和规模场外采计划影响,仔猪价格上涨。养殖端产能去化仍在进行,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微降,预计2月受春节假期和成本压力影响,存栏量可能继续调整。虽然仔猪补栏增加将影响5月供应,但由于猪肉消费淡季和整体供大于求,猪价涨幅可能不如预期,猪博士提醒注意市场动态,非投资建议。

仔猪圆环病毒与蓝耳病混合感染该如何治疗?别急,治疗方案来了

该文章描述了仔猪感染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的临床表现,包括呼吸道症状、腹泻、皮肤变化等,通过剖检和实验室检测确认诊断。疫病控制措施包括加强猪瘟和伪狂犬的免疫,调整疫苗接种时间,使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以及改善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文章强调了综合措施在控制猪只多重感染中的重要性。

病率达5%-7%,猪场子宫炎症最集中在哪些环节呢?

本文探讨了规模化猪场中子宫炎症的高发问题,特别是在配种环节,引发的损失对猪场经济效益影响显著。文章分析了母猪分娩感染、产后感染、人工授精过程感染和户外运动时感染等四种原因,并提出了改进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和针对不同阶段的子宫炎症治疗方案。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制度保障和疾病治疗两方面着手,以降低损失并提高猪场效益。

猪价缺猪上涨!母猪脱销……今年猪价的惊喜在几月?

最近仔猪和种猪市场异常,养猪人对下半年行情充满期待,但当前猪价仍处于成本线附近,养猪人尚未摆脱亏损。市场空栏率高达60%,猪料销量下滑,显示产能减少。虽然猪价短期内波动不大,但专家和市场预期夏天猪价可能下跌,引发出栏潮。然而,理性预期可能导致市场反常,猪价可能在最热季节上涨,而非下跌。猪博士平台提醒,文章仅供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