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教你从症状上区分伪狂犬和脑炎型链球菌,一学就会!

文章讲述了伪狂犬病和脑炎型链球菌在猪只中的区别,包括发病年龄、季节性、症状、死亡率、群发性、治疗方式等。伪狂犬病主要影响断奶前仔猪,无明显季节性,而链球菌脑炎多发于各年龄段,特别是断奶前后。重要区别在于群发性及治疗反应,伪狂犬病用抗生素无效,需疫苗防控,链球菌脑炎则可使用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混合治疗。同时提醒磺胺类药物对肝肾可能有损伤,建议长期使用福诺欣作为预防。

给力!猪肠便秘的中西医结合疗法

该文章详细介绍了猪便秘的病因,如饲养管理不当、传染性疾病和抗生素使用不当,以及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通过三个病例展示了不同情况下的治疗方法,强调了改善胃肠道功能、停止抗生素使用的重要性。诊治体会指出,抗生素滥用是导致猪便秘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应以调理肠胃为主。

猪价横盘多日,玉米突围仍难!行情将走向何方?(第23周综述)

2023年第23周,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横盘震荡,猪价上涨0.01元/公斤,仔猪价格下跌。玉米价格先涨后跌,周内累计下跌1元/吨。豆粕价格震荡上行,周累计上涨15元/吨。此外,本周国内外非洲猪瘟疫情有报道,对市场产生影响。整体来看,养殖成本压力、需求疲软和供应节奏变化共同决定了当前价格动态。

猪价全面大涨!7月下旬:中央收储调控!300斤大猪紧缺!最新上涨通知!

近期,国内生猪市场因疫病风险和官方收储政策,猪价维持在7元/斤水平,养殖户面临亏损。尽管7月标猪出栏可能减少,预期猪价上涨,但实际市场波动不大,消费支撑与屠企开工率表现一般。随着养殖端捂栏扛价和发改委的收储措施,猪价有望在7月下旬进入恢复性上涨周期。随着8月暑期旅游消费的提振,肉类消费预期改善,为猪价上涨提供支持。

养猪人做好这些,口蹄疫能明显减少?

这篇文章讲述了养猪场口蹄疫频发的原因,包括疫苗接种问题(如不做或不规范接种)、疫苗量不足、免疫次数不足、免疫力低下、疾病携带、消毒不彻底等。作者建议采取措施如合理接种三联苗、保证疫苗效果、改善猪场环境、管理猪只健康和加强消毒,以减少口蹄疫的发生。

猪圆环病毒3型在不同临床表现猪中的流行病学

研究发现PCV3在中国多个省份广泛传播,尤其在重度和轻度呼吸道疾病以及腹泻型仔猪中检出率较高。PCV3与呼吸道疾病和腹泻可能有关,但其在无症状猪中的作用和发病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PCV3与PCV2在基因组序列上有相似性,但遗传变异较低。研究结果强调了对PCV3致病性、传播途径以及与其他疾病如PRRSV协同作用的深入探究。

爆涨!猪价大面积上涨!已超成本线!市场迎来重大改变!

国内猪价在经历半年亏损后强势反弹,7月下旬以来持续上涨,主要原因包括强降雨影响运输、病猪冲击减弱和二次育肥需求增加。虽然猪价有望在开学季和腌腊季达到年内新高,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有差距。分析师认为,猪价上涨并非去产能的直接结果,而是市场供需、情绪和成本变化的综合影响。虽然当前部分猪企销售业绩有所改善,但行业面临散户淘汰、集中度提升和成本控制的挑战。规模化养殖将成为未来趋势,头部企业通过一体化布局和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抢占市场份额。预计猪价将保持波动,但总体上涨,而行业集中度提升将带来新机遇。

农产品 | 两天以后或迎来大降温 生猪或迎来需求好转

这篇文章讨论了生猪市场的产能去化进展,豆粕需求受北美和南美种植影响,苹果库存增加与价格下滑,红枣收购价格变动,纸浆库存及需求变化,白糖供应与需求预测,棉花全球产量与需求分析,油脂油料供应端的MPOB和GAPKI数据,以及宏观因素对各行业的影响。整体内容涵盖了农产品、纸浆、糖类及油脂市场动态和投资策略。

2023年第45周:生猪均价环比止跌上涨 仔猪价格结束10周连续行情

本周生猪价格上涨0.67%,猪肉价格下跌0.68%,仔猪价格上涨2.56%,白条猪批发价格下跌0.58%。全国多地生猪价格涨跌互现,受终端消费和猪价下跌影响,仔猪价格下跌,但专业能繁场抗价情绪上升。猪粮比价持平,玉米价格小幅偏强,导致养殖亏损。预计11月猪价在底部震荡,12月有反弹可能,1月份供应压力增大,可能压制价格,2月或出现下跌。育肥利润方面,11月大部分时间亏损,12月下半月部分地区有望扭亏,整体形势偏悲观。

猪副嗜血杆菌病让你欲罢不能,如何预防?

猪场中常见的副嗜血杆菌病影响生产,特征为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与链球菌病相似但有区别。疾病慢性,易反复,对多种抗生素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治疗需选择联合用药,使用当地血清型疫苗,配合抗菌肽和转移因子增强疗效。同时,改善环境和加强消毒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措施。治疗时需保证疗程,避免耐药性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