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气温对生猪均重有何影响?

本文分析了今年上半年生猪出栏均重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归结于出栏头数的增加和气温的影响。气温对猪生长有明显影响,特别是生长速度和存活率。河南、山东和四川的宰后均重数据显示,尽管气温有所波动,但均重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农业方面,河南有效积温不足影响小麦品质,但对产量影响有限。展望未来,厄尔尼诺可能带来的水热条件错配,以及高温对夏粮和生猪养殖的影响,将对南北方的粮食和养殖业产生不同影响。养殖业中,天气作为辅助因素,通过环控技术在行情变化中起着推手作用。

猪价继续筑底,产能去化预期加强

7月18日股市收跌,北向资金净卖出,市场关注点在于消费与服务板块、汽车销量超预期和汽车行业景气度回暖。新能源汽车尤其是自动驾驶相关概念受到政策支持。此外,尽管猪价持续低迷,养殖企业亏损扩大,但生猪价格筑底,产能去化有望加速,养殖ETF有配置价值,但需注意风险。

引起胃肠鼓气的原因比较多,如何防治效果好?

文章介绍了引起猪胃肠鼓气的多种原因,包括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和感染性便秘。针对这些情况,防治措施包括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改善饲养管理和环境,以及对便秘的缓解。预防是关键,通过科学免疫程序和生物安全措施来降低疾病发生率。

湿拌料成本比干拌料节约了57元?你的育肥场没有使用湿拌料是因为有哪些顾虑?

文章讨论了育肥场不使用湿拌料的顾虑,如工作量增加、设备投入和对成本效益的担忧。然而,随着行情低迷,湿拌料因其能降低造肉成本、提高生长性能(如降低料肉比、增加日均增重)和减少疾病而逐渐被接受。文章分享了实验证据,比较了湿拌料与干料的效益,并列举了湿拌料的应用方式及其在生产中的优缺点,最后强调湿拌料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显著的增效降本优势,值得推广。

肉价涨幅达到100%!比猪价下跌更可怕的两件事正在发生!涉及每家猪场!

土耳其因高通货膨胀面临严重物价上涨,肉价涨幅达100%,导致普通百姓买不起肉,肉类消费量大幅下滑。肉铺老板经营困难,面临成本上升和销量下降的双重压力。猪价下跌和饲料价格可能进一步上涨,同时夏季病毒性疾病风险增加,养猪户需采取措施降低成本和预防疾病。

超实用!猪伪狂犬病导致仔猪腹泻的症状和控制策略

本文详细探讨了猪伪狂犬病毒引起的腹泻问题,特别是在商品猪阶段的两个腹泻高峰,以及伪狂犬疫苗种类、免疫程序不当和污染疫苗对猪群的影响。文章提出加强饲养管理、选用优质活疫苗、改进免疫模式(如3-3-7模式)和实施伪狂犬基因缺失疫苗免疫净化等控制策略。适合养猪人参考,了解伪狂犬病防控措施。

“一片红”!猪价“插翅上涨”,要涨红到月底?5月26日猪价

国内生猪市场近期因利好因素反弹,猪价上涨明显,尤其是5月26日全国猪价普遍走强。然而,分析师认为此轮上涨更多受情绪影响,供应宽松和消费疲软限制了涨势。随着夏季需求减弱和冻品猪肉销售不畅,猪价上涨可能是技术性回调,预期猪价难以持续涨至月底,养殖端压栏情绪可能减弱,猪价存在冲高下跌压力。

突发!豆粕暴涨1000元/吨!200头仔猪竟凭空消失?民警:4名饲养员有重大作案嫌疑!

受干旱天气影响,CBOT大豆期货及国内豆粕期货价格上涨,豆粕价格强势反弹至4000元/吨。市场担忧美豆主产区干旱加剧导致优良率下降,引发天气升水。尽管需求未见明显下滑,但由于生猪高存栏和豆菜粕价差低位,需求支撑仍在。近期猪仔盗窃事件也对市场产生影响。整体来看,近期豆粕价格上行主要受天气题材驱动,宏观因素影响较小。

猪价“破7入6”,下半年猪价要“破9冲10”?预测来了!

2023年上半年,生猪供应压力减弱,但价格低位徘徊。7月猪价维持低位,与去年的强势反扑不同。国内母猪存栏和出栏均重下滑,养殖端产能去化,屠企开工率较低,养殖利润亏损。机构预测,下半年猪价受季节性消费影响,可能先弱后强,但受产能高位和冷冻猪肉库容率影响,上涨空间受限。预计7-8月猪价在14-16元/公斤,四季度可能先跌后涨,高点难破10元/公斤。

炎热的夏季,日光照射过于强烈、猪受日光照射时间长、母猪中暑了怎么办?

文章讲述了猪舍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中暑的情况,介绍了中暑的定义、分类和常见原因。详细描述了中暑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提供了包括刺激疗法、物理疗法、放血疗法、西药疗法以及预防措施(如品种选择、防暑降温设施、改善饲养管理和使用抗应激药物)在内的治疗和预防方案。同时提醒了在处理中暑时的注意事项,强调了预防措施在降低热应激损失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