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生猪尿血是什么病?如何治疗猪尿血?

这篇文章详细探讨了生猪尿血的常见原因,包括泌尿系统炎症、结石、生殖系统问题和外伤等。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病因提出,如使用抗生素、针对毒素、寄生虫感染的药物,以及中药疗法。强调预防的重要性,如猪舍卫生、消毒和后期调养措施。特别关注繁殖期生猪的尿血问题,提醒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今日猪市评析:后市供应标猪少肥猪多 养殖户需抓住上涨机会有序安排出栏

文章探讨了生猪市场的供需状况,强调了生猪价格上行的趋势,但预警了压栏和二次育肥可能带来的影响。建议养殖户灵活调整出栏策略,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多雨季节,以锁定利润并保持市场平衡。同时,猪场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内容来源于搜猪网等,仅供养猪行业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一个好消息,两个坏消息,6月猪市风云突变,猪价面临两大考验!

随着7月份的到来,生猪市场迎来利好,猪价全面上涨,养殖户期待下半年行情。上市猪企销量数据揭示行业动态,但猪价泡沫和消费端的挑战并存,尤其是能繁母猪存栏量过剩和消费者对高价猪肉的抵制。养殖户需警惕市场风险,关注政策和市场动态。

大跌5.7%!猪价“雷霆上涨”,“航天猪”来袭?附:8月26日猪价

本文详细分析了8月份生猪市场的价格波动,包括猪价触及年内峰值后的大幅下跌及随后的止跌上涨。文章探讨了养殖端和消费端对市场的影响,如养殖盈利收窄、饲料成本偏低、二育入场心态改善等,并预测短期内猪价将维持震荡走势,缺乏大幅反弹的机会。同时,文章还提到不同地区的猪价差异以及市场供需变化对猪价的影响。

生猪:价格震荡,消费旺季走势难测 12 月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1月29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基本持平,为23.51元/公斤。本周生猪价格呈现涨-跌-涨趋势,生猪交易均重微跌,屠宰企业开工率上涨。尽管11-12月是传统生猪消费旺季,但今年由于气温偏高及供应充足,腌腊需求不及预期,整体市场供过于求。预计未来一周行情将频繁震荡,需求或继续增加,但价格上涨仍有限制。

猪价反弹!局部上涨1.6元!国际粮食大势突变!玉米、大豆腰斩!养猪人的好日子要来了?

乌克兰粮食出口协议即将签署,预示着全球粮食供应紧张局势可能缓解,特别是乌克兰的小麦、玉米等粮食出口将重启。这导致全球粮食市场压力增大,价格下滑,包括CBOT玉米、大豆和小麦价格创低点。同时,猪价呈现涨跌调整,北方地区出现反弹上涨,但需求疲软限制了价格的强劲反弹,预计将在22-23元区间震荡。协议签署对全球粮食安全和市场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但受多重风险因素影响,全年粮价仍存在震荡不确定性。

又一大利好?预计中国2023年猪肉进口量将减少8%!

美国农业部FAS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猪肉进口量预计降至185万吨,较上年下滑8%,主要受国内生产增加和消费需求疲软影响。高昂的运输和能源成本以及全球市场行情削弱了进口猪肉的竞争力。同时,尽管国内产量增长2%,但因非洲猪瘟后水平,以及饲料成本上升和消费者价格敏感,可能影响生产者积极性,导致生猪养殖业面临挑战。

农业农村部:引导养殖场户有序出栏肥猪,元旦春节猪肉供应充足

11月上旬,受消费增加、生猪压栏、二次育肥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短暂上涨,但政府部门通过发布预警引导养殖户出栏,避免猪源积压。豆粕供应预计增加,现货价格面临压力。农业农村部强调有序出栏,避免猪价过度波动,全国猪肉供应总体充足,价格已回落至国庆节前水平。

能繁母猪去化减速,养猪业深陷泥潭,生猪产能迟迟不去化为哪般?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保持在合理区间,但生猪养殖业连续亏损5个月。尽管前3个月母猪淘汰量增加,4月去化放缓,南方规模场可能增产。猪企在负债扩产,未见明显去产能动作。市场蛋糕固定,养猪业竞争激烈,养猪人面临成本与供应的挑战,谁能获得更多市场份额还需观察。

“仔猪不降,猪价没好”!什么逻辑?2023年6月1日全国生猪行情

本文探讨了6月1日国内生猪市场的行情,价格维持底部,育肥亏损严重,自繁自养和外购仔猪育肥均出现亏损。猪价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弱稳态势,高价地区如川渝、江浙等地报价下跌,低价地区如黑吉辽、云贵等地也维持低位。市场消费疲软,淡季影响需求,猪价缺乏实质性提振。虽然仔猪价格较高,但由于母猪存栏去化缓慢,猪周期下行趋势仍在,猪价难有好转。观点认为,除非仔猪价格下降,猪周期上行才能有望。读者可对此观点发表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