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猪只突然腹胀如鼓离奇死亡,是什么病造成的?

本文详细介绍猪魏氏梭菌病(又称仔猪红痢)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包括该病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常见于各年龄段猪只,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等特点。提供科学的治疗建议与防控策略,帮助养殖户有效识别并应对该疾病,保障养猪生产安全。

12月17日生猪价格:上涨停滞!猪价涨不动,明年养猪接着拼成本?

本文分析了12月份全国猪价的频繁涨跌震荡情况,指出当前猪价主要在16元左右徘徊,且不同区域的猪价表现各异。文章探讨了北方和南方猪价的差异及原因,并指出了生猪行业规模化、运输方式变化对猪价的影响。同时,预计12月生猪出栏量将创年内新高,尽管猪肉需求增加,但猪价涨幅有限,春节后可能面临更大的市场考验。

一片绿,猪价下跌“势如破竹”!附:1月20日猪价

本文分析了元月下半月国内生猪市场的行情,包括供需状况、价格波动、养殖端和屠宰场的行为等。尽管需求有所回升,但由于年末出栏节奏加快,市场上生猪供应过剩,导致猪价呈现下跌趋势。文章还探讨了春节前的市场情绪以及未来短期内猪价的可能走势。

2月22日猪价集体“大跳水”!猪市迎来一片绿,猪价到底了吗?

2月下旬,全国生猪价格大幅下跌,受消费转差和供给压力影响,猪价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同跌幅,尤其华东、华南地区跌幅较大。尽管年前价格有所回升,但实质消费提振不明显,加上冻猪肉出库,预计未来2-3日猪价将震荡偏弱,消费小幅度反弹,但下跌幅度有限。

猪价上涨拦不住,猪周期拐点临近,5月20日生猪价格

近期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全国大部分地区猪价涨至8元以上。上涨原因一是猪肉价格相对便宜,鲜肉消费需求逐渐回暖,二是猪肉供应量的下降,包括生猪产能下降和养殖端降低出栏体重。虽然生猪市场变化预示猪周期拐点靠近,但反转可能还需一段时间。

Mysteel解读:生猪供强需弱 关口已跌破八块五

自11月1日起,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持续走低,截至11月12日已跌至16.55元/公斤。尽管天气逐渐转冷,进入消费旺季,但需求增量不明显,养殖端出栏积极性增强,导致猪价缺乏利好支撑。本文分析了近期猪价下跌的原因及未来走势,探讨了供应和需求的变化,并提供了各省份10月和11月的出栏数据。

养猪业9条新规出台或将改变生猪格局

这篇文章介绍了2021年我国十四五规划中关于养猪业的新规,包括生猪用地审批简化、规模化养殖扶持、合作社模式推广、国家储备猪肉调控增强、生猪保险扩展、疾病防控强化、冷链运输发展、产业布局优化以及养猪数据中心建立,这些政策将影响我国生猪行业的发展和市场格局。

“航天猪”来袭!猪价升温“9连涨”,上涨逻辑找到!7月25日猪价

7月猪价呈现‘9连涨’,受屠企提价、标肥价差倒挂、肥猪紧缺和供应不足等因素影响。虽然市场信心增强,但猪价上涨压力仍存,产能释放进程缓慢、区域价差扩大、伏天风险以及集团化猪企出栏减少等因素可能导致回调。整体上,猪价进入上升趋势,但存在波动可能。对于7月25日的猪价和后续走势,看法各异。

果然!猪价上涨“一日游”,北方行情“飘绿”!2月3日猪价

2月3日,国内猪价呈现波动下跌态势,受屠企调价和消费疲软影响,生猪均价跌至7元/斤,多地行情‘飘绿’,北方地区猪价止步上涨。市场消费掣肘、养殖端出栏压力大,短期猪价预计维持横盘震荡,价格波动偏弱,但由于亏损压力较大,下挫空间有限,多空博弈下市场继续承压。

重磅!农业农村部再提调整能繁母猪保有量,对全国18万家规模场监测

农业农村部在2023年9月答复中强调了对规模化养殖场的政策支持,包括提高规模化养殖的疫病防控能力、通过宏观调控稳定猪周期市场、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这些举措旨在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平抑猪价波动,降低周期性影响,并鼓励适度规模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