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四川能繁母猪存栏量近370万头,处于合理区间

四川省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确定了能繁母猪存栏量的调控目标及相应的调控措施,将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动划分为绿色、黄色和红色3个区域,并详细介绍了各区域的产能波动情况和相应的调控措施。该方案是根据全国生猪产能调控统一部署,结合四川实际修订完善而成,旨在维持生猪产能稳定,保障猪肉市场供应。

猪场水温控制在多少猪才能不拉肚子?30-35度之间比较适宜

本文主要讲述了养猪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因素,如适宜的水温、优质的水质以及矿物元素的补充等。特别强调了冬季养猪时的水温控制,以及水质中有害物质如亚硝酸盐、重金属等对猪的影响,还指出猪可以从饮水中获取部分矿物元素。

国家统计局:3月猪肉价格环比下降6.7%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3月,食品烟酒类价格出现较大调整,环比下降2.2%,对CPI产生显著影响。其中鲜菜价格下降11.0%,鲜果和畜肉类分别下降4.2%和3.9%,尤其猪肉价格下降6.7%,这些变动共同导致CPI下降约0.61个百分点。猪博士平台提供的信息强调了价格变动的细节和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文章旨在为养猪人提供学习资料,并提醒读者注意相关引用规定。

危险!继正邦、傲农、天邦之后,又一上市猪企暴雷!巨头血战!牧原VS温氏,谁是“成本王”?

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指出,2024年一季度CPI将缓慢回升,生猪市场复苏,但生猪售价仍在成本线附近。养殖企业如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正通过精细化管理、优化饲料配方和高质量引种降低养殖成本,预计行业将进入薄利时代。龙大美食等企业面临财务困境,受猪周期和市场价格波动影响,盈利压力依然存在。2024年,多家猪企设定降本目标,寻求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盈利。

7天下跌3毛8!猪价“跌不停”,南方下跌“重灾区”,发生了啥?

本文分析了新年期间生猪市场面临的多重压力,包括疫病风险、产区价差倒挂、消费需求转差、集团猪企资金紧张和冻猪肉库存过剩等因素,导致猪价持续下跌,南方地区尤甚,呈现产销错配现象。文章指出,南方猪价下跌重灾区,北方市场相对稳定,且部分地区出现了猪价南下现象,对华东地区大厂价格形成抑制。

一夜突变!猪价“盛极而衰”?附:24年7月2日猪价预测

国内生猪市场近期呈现猪价上涨态势,主要受到养殖端抵触降价、游资抄底和适重生猪供应减少等因素影响。然而,雨季带来的疫病风险、猪肉消费疲软、屠企订单不畅以及养殖成本上涨抑制了猪价进一步走高。预计7月份猪价将呈现涨跌震荡,短期内市场可能面临偏弱压力,但长期看,产能去化将导致供应压力减弱。

生猪消费需求进入淡季 猪价显著回落

随着炎夏的到来,生猪消费需求进入淡季,导致猪价明显回落。6月25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2409跌至17300元/吨,现货市场全国多地猪价下跌,幅度在0.2元~0.4元/公斤。搜猪网数据显示,西南地区最低报价16.4元~16.8元/公斤,其他省份大多在17.3元~18元/公斤之间,整体市场重心下移。本文来源于证券时报,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行业随笔 | 养猪这条路究竟多残酷,有太多无奈和无助

本文讲述了猪场老板在面对非洲猪瘟、猪价波动、产能过剩和养殖成本上升的挑战中,坚守传统养殖模式与精细化管理策略的故事,探讨了疫情对养猪业的影响和规模化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作者也提醒读者,行业变化莫测,做好准备、找到适合自己的规模和模式是关键。

猪价涨不停,南北一片红,上涨逻辑并非因为缺猪,11月22日猪价

本文讲述了近期国内猪价的上涨趋势,北方市场虽然涨势谨慎但受冬储食品需求推动,南方市场则因腌腊食品高涨和积极采购而快速上涨,价格突破15元/公斤。猪价上涨背后并非单纯供应短缺,而是需求和心态的双重影响。养猪户需谨慎对待市场变化,读者可分享自己所在地的猪价情况,提醒大家关注市场动态并合理管理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