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猪出现急性死亡,怎么急救最有效?看看老兽医怎么做的!

本文介绍了养猪过程中几种常见的急性病状及其简易快速的处理方法,如疫苗或药物应激反应、中暑处理、打架应激、补铁中毒后的解毒措施以及假死猪的复苏方法。这些措施旨在帮助养猪人减少损失,但请注意,这些应急处理并非全面准确,仅适用于提高处理成功率,具体情况请结合专业兽医意见。

猪价“旺季不旺” 气温偏高推迟季节性猪肉消费需求

国家统计局发布11月数据显示,CPI同环比均下降,其中猪肉价格下降明显,因生猪出栏量增加和腌腊需求延后。分析师认为,猪肉价格超预期走低影响物价,但进入12月,猪价持续震荡下行。养猪场老板反映猪价不振,养殖利润亏损,部分养殖户调整产能。专家预测,随着生猪产能去化、消费增长和季节性需求,猪价有望改善,但市场供应充足可能导致价格上涨幅度有限。

2021年12月22日全国部分地区生猪及仔猪价格

2021年12月22日的中国生猪市场报告显示,外三元和内三元大猪价格下跌,主流市场外三元大猪销售均价为16.11元/公斤,内三元为15.75元/公斤,土杂猪为15.34元/公斤,均录得跌幅。同时,10公斤和20公斤仔猪价格存在较大区域差异,如甘肃省民乐县10公斤外三元为35.00元/公斤,内蒙古卓资县20公斤土杂猪为720元/头,交易市场显示交易冷清。建议养殖户需关注价格波动,合理安排出栏策略。

两会代表:要发挥优势加快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黑龙江省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产区和生猪主产区,虽然在保障猪肉供给上做出贡献,但生猪产业仍有发展空间。代表刘娣建议通过强化良种繁育、发展优质生猪产业、推动规模化养殖、科技支撑、疫病防控、粪污资源化利用、品牌建设以及金融支持等措施,提升黑龙江省生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打造‘大米饭红烧肉’特色并增强市场抵御风险能力。

猪市分析:大跌不止,市场悲观情绪较浓,接下来猪价会是怎么走?

2022年12月30日全国生猪价格下跌,外三元、内三元和土杂猪价格均有所回调。玉米和豆粕饲料原料价格下跌,影响养殖成本。猪市受春节假期和消费端影响,看跌情绪浓厚,屠企压价,北方猪企提价缩量,南方猪价回调且走货缓慢,预计猪价震荡偏弱运行。今年因饲料成本增加,生猪盈利空间约为300元左右。养殖户应合理规划出栏计划。

人气足 市场旺 信心强——春节假期消费市场观察

春节期间,消费市场活力四溢,从餐饮业的复苏、节日购物的红火、旅游市场的新生机,到线上线下消费的快速增长,各项数据表明我国消费市场潜力巨大、韧性十足。政策支持与市场活力共同推动消费回暖,为全年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粮价“联袂上涨”!5月18日全国生猪、玉米、小麦挂牌价格!

5月18日全国生猪、玉米及小麦价格动态:猪价下跌,受消费市场疲软和供应增加影响;小麦价格稳中偏强,部分企业补涨,但新麦上量有限;玉米价格反弹,受陈麦价格上涨和贸易商挺价情绪影响,华北及黄淮地区涨幅较大;粮价整体呈现联袂上涨态势。市场供需博弈仍将持续,底部震荡为主。

算算账,理解猪肉行业的各数字背后的意义

本文通过解析猪肉行业的出栏数量和构成,探讨了自繁自育上市公司、公司加农户企业以及未上市养殖户的角色。指出市场波动主要由出栏数量决定,上市企业如温氏、新希望等在非瘟后表现出产能转移,而散养户的退出并非简单现象,更可能是大企业资金链断裂导致的暴雷。文章以地产行业为例,暗示当前猪肉企业可能面临类似地产行业的风险,但只有在下行周期中淘汰部分企业,猪周期才会出现大的拐点。

激发食材本味!爱尔兰猪肉进中国这十几年

文章详细介绍了爱尔兰猪肉在中国市场的应用及优势,探讨了其在食品安全、可持续发展和可追溯性方面的领先地位。通过多个实际案例展示了爱尔兰猪肉在餐饮行业的多样化应用场景,并强调了预制菜的健康发展趋势以及其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的重要性。此外,还介绍了几种基于爱尔兰猪肉的创新菜品及其制作方法,为餐饮从业者提供了新的灵感和解决方案。

4月猪肉行情偏弱,5-6月猪肉价格能否反弹?

2024年4月,国内鲜品猪肉价格因大猪集中出栏和终端需求疲软而缓跌,屠宰企业盈利状况不佳,鲜品供应增加。5-6月,预计猪肉价格先跌后涨,受供应减少和终端需求改善影响。白条猪肉和分割品价格有所回调,但分割品价格因供应收紧而跌幅较小。5月供应相对充裕,6月供应下降,但需求有所恢复,可能导致价格反弹。卓创资讯预测5月鲜品猪肉均价回调,6月上行,分割品价格好转较白条猪肉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