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又一大利好?预计中国2023年猪肉进口量将减少8%!

美国农业部FAS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猪肉进口量预计降至185万吨,较上年下滑8%,主要受国内生产增加和消费需求疲软影响。高昂的运输和能源成本以及全球市场行情削弱了进口猪肉的竞争力。同时,尽管国内产量增长2%,但因非洲猪瘟后水平,以及饲料成本上升和消费者价格敏感,可能影响生产者积极性,导致生猪养殖业面临挑战。

统计局:生猪生产处在合理水平 不支持猪肉价格大幅上涨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0月份我国CPI和核心CPI保持温和上涨,其中猪肉价格因生产周期和市场因素同比上涨51.8%,但总体上受到保供稳价措施影响,国内物价形势稳定。展望未来,预计居民消费价格将继续保持温和上涨态势,主要得益于国内市场供给充足、市场需求恢复有限以及保价政策的持续作用。

发改委:猪粮 比价进入过度下跌三 级 预警区间!2023年猪价能否大涨?

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由于猪粮比价进入过度下跌三级预警区间,2023年猪价持续下跌。疫情导致的消费需求疲软是原因之一。尽管2023年供应量预计与去年相当,但二次育肥和惜售减少,出栏体重下降,可能使均价好于2022年。消费方面,随着疫情放开和经济复苏,预计2023年消费量将有所增长。

价格周报|猪价持续低位震荡,国家研究适时启动年内第二批收储工作

5月5日全国农产品市场猪肉价格下跌,生猪价格基本持平,但受猪粮比价过度下跌预警影响,发改委计划启动年内第二批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分析师认为猪价仍处低位磨底阶段,产能去化持续,供给量充沛但结构改善,需求端受节假日提振后将回归弱水平,预计猪价近两月将低位震荡。

速看!最新非洲猪瘟临床症状及防控思路

这篇文章讨论了2018年非瘟传入中国后,毒株类型的变化,从强毒力基因Ⅱ型到多样化复杂化,包括弱毒力、低毒力和自然变异毒株。介绍了非瘟的典型症状发展过程,从急性到慢性感染的差异。对于疑似感染的猪只,需通过采样如口鼻拭子、血拭子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在猪价低迷时,猪群感染弱毒的处理策略包括降低密度、强化消毒、酸化饮水线和增强猪群抵抗力。文章强调了防控措施在猪场管理中的重要性。

09月22日猪评:双节利好兑现?生猪备货开始,猪价能否持续上涨?

2023年09月22日中国养猪网数据显示,外三元生猪价格涨至16.26元/公斤,较前一天上涨0.01元/公斤,但整体环比下跌5.08%,同比跌幅32.73%。玄田算法预测未来猪价波动,09月23日至25日分别预估为16.2262、16.2076和16.1993元/公斤。全国猪价走势方面,华中、华北、华南上涨,华华东、西北、西南下跌,受节日需求提升影响,猪价有望小幅上涨,但上涨空间有限,建议适时出栏。

财政部:2022年1月1日起猪肉进口关税从8%提高至12%

2022年起,中国将恢复对猪肉的最惠国税率,取消此前因国内短缺而实施的进口暂定税率。随着国内生猪产能提前半年完成恢复目标,猪肉价格下降,进口需求减少。这一关税调整旨在平衡国际市场的供应,同时对猪肉出口商构成挑战。数据显示,2021年进口猪肉量已明显下滑,预计2022年将继续减少。

2022年4月15日全国部分地区生猪及仔猪价格

2022年4月15日全国生猪价格调查显示,外三元、内三元和土杂猪的价格有所上涨,其中北京、天津等地的生猪价格在12元左右浮动,四川德阳市场生猪报价为12.6元/公斤,涨幅明显。同时,20公斤仔猪价格在云南省勐海县和官渡区行情火爆,表明养殖户对下半年市场持乐观态度,补栏活动频繁。整体市场反映出生猪市场供需关系紧张,仔猪补栏时机被广泛关注。

9月猪价维持高位!河南成全国猪价调整枢纽/农业农村部研究部署四季度生猪稳产保供工作

8月,河南生猪价格与全国价差拉大,供应放量且外调周边,9月猪价可能高位维持。作为全国生猪贸易枢纽,河南供应量在秋季缩窄,但受二次育肥、季节性需求及非洲猪瘟防控影响,预计9-10月猪价前高后低。农业农村部强调四季度生猪稳产保供,确保节假日供应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