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母猪配种时间的科学把控!

本文详细介绍了母猪繁殖管理中如何精准掌握配种时机以提高受胎率。通过分析“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的经验总结,结合不同胎次母猪的生理特征,提供了具体的配种时间建议和实际操作技巧,确保养殖户能够科学配种,提高繁殖效率并预防生殖系统疾病。

2022年4月12日全国部分地区生猪及仔猪价格

2022年4月12日全国生猪市场行情显示,仔猪价格出现微弱上涨,尤其是广东地区,每公斤上涨0.02元。东北地区如辽宁和吉林猪价稳中有跌,吉林生猪价格降至10.9元/公斤。猪肉供应过剩导致部分地区如吉林、新疆猪价跌破11元/公斤,出栏量和大猪均重有所调整。四川省内猪价则存在较大差异,成都市内外三元差异显著。整体来看,市场受新冠影响和居民消费能力下降影响较大。

猪瘟免疫的关键点控制,“十要”与“十不要”!

该篇文章分享了防控猪瘟的十个重要措施和注意事项,包括使用猪瘟兔化弱毒单苗、遵循疫苗说明书、适当剂量免疫、疫苗稀释方法、疫苗检查、冷链管理、预温疫苗、一猪一针、随用随稀释和科学免疫程序。强调了疫苗免疫的重要性,同时指出综合防制措施和猪瘟消灭的关键。

种猪群伪狂犬野毒阳性率超过80%,如何逐步降低种猪群的带毒率?

针对大型规模化猪场中种猪群伪狂犬野毒阳性率高的问题,专家建议采用高效疫苗免疫策略,结合合理的检测和淘汰措施,同时确保免疫后的猪群在感染时能减少排毒,建立抗体水平以降低感染压力。核心控制要素包括高效免疫、宿主免疫后的隔离以及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以阻断病毒传播。

猪粮比价回升至二级预警区间

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显示,2月27日至3月3日的猪粮比价为5.43:1,这标志着猪价从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回升至二级预警区间,反映出政府调控机制在起作用,旨在维护猪肉市场稳定。根据《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的规定,这一变化可能预示着政策干预措施以防止价格过度下跌对农民和消费者造成影响。

生猪期货主力合约跌破16000元/吨,日内跌幅逾3%

国内期货市场中,生猪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下跌,方正中期期货分析显示,五一期间猪价先涨后跌,现货市场将进入旺季。供需基本面显示,虽然出栏压力依然存在,但猪价可能接近底部。期货合约价格正在修复,但需警惕饲料养殖板块估值风险。原文为金融界期货频道版权作品,猪博士平台提醒读者注意投资参考与版权问题。

生猪供应宽松 盘面依然看空为主

本文分析了生猪市场供应充足、养殖端亏损、下游需求疲软等因素导致的持续下跌行情。行情转折点将取决于出栏体重、仔猪市场表现、需求端收储及利好因素。期货合约建议保持看空思路,操作上以看空为主,但注意风险控制。

好消息!国家发改委突然宣布!猪价即将反弹!新一轮饲料涨价潮来袭......

近期,豆粕价格突然持续上涨,引发饲料企业产品涨价,对养殖行业特别是养猪业构成压力。生猪价格虽有爬坡迹象,但专家预计四季度上涨有限。分析师建议通过金融手段如保险+期货+银行等方式,帮助养殖户降低成本,促进市场稳定。同时,养殖企业需关注减产和资金压力,寻求融资支持。未来猪价可能微降后反弹,整体将维持窄幅调整。

二育空间与驱动俱备 关注生猪正套机会

本文分析了2023年夏季中国生猪养殖行业的情况,指出由于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和养殖规模企业逆周期策略,导致生猪出栏均重下降,为二次育肥提供了空间。标肥价差提前出现倒挂,激发了散户和专业育肥户增重的积极性。预计8月开始,二次育肥可能提前启动,与养殖端压栏行为相互作用,可能影响近月和旺季的价格走势。因此,关注生猪合约的正套机会是当前市场关注的重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猪料比价环比下降 预计猪价上涨空间有限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23日,全国猪料比价为4.72,下降0.63%,预计生猪养殖头均盈利为52.34元。市场供需博弈中,价格微幅波动,受开学备货影响,下周屠宰企业开工或有小幅度提升,但冻品需求可能增加,因此猪价上涨空间有限,以窄幅波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