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下半年肥标猪价差或走阔

文章探讨了肥标猪价差的季节性规律,2024年的价格走势,尤其是二季度的低点和三季度的反转。养殖利润、大猪存栏量、出栏节奏和市场需求是影响价差的关键因素。腌腊季和气温变化对大猪需求产生影响,运费和外调量的变化则可能影响肥标猪价差的高位或低位状态。

广西桂林将于中秋期间启动储备肉投放,肉品售价为11-12元/斤!

桂林生活网报道,桂林市政府相关部门联合发布储备冻猪肉投放方案,计划在2022年中秋节期间(9月5日至10日)向市场供应约33吨冻猪肉,包括带皮五花肉、前腿肉和后腿肉,以稳定市场价格,保障市民节日供应,肉品售价控制在平价区间11-12元/斤。

1月4日|猪价探底,23省降到7元区,什么原因?附明日猪价预测

明日生猪价格预测继续探底,全国多地猪价已跌至7元/斤以下,主要受消费不振和屠宰企业压价收购影响。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地区猪价普降,华南地区维持相对高位。原因包括猪肉需求低于预期,农村杀年猪增加市场供应,以及屠宰行业集中导致的垄断和价格波动。养猪户利润受影响,消费者也面临猪肉价格上升的压力。

猪价上涨,只是时间问题!微利时代或成为猪市发展的主要趋势

5月底猪价短暂走强,但受制于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上涨乏力。生猪产能过剩,去化缓慢,而消费者的收入下滑、人口老龄化及消费结构变化等因素导致需求疲软。头部企业尝试产业延伸,预制菜市场前景看好但需时间发展。同时,养殖成本上升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长期来看,猪市将面临恢复缓慢,进入微利时代的局面。

拉锯战!猪价陷入“僵局”,又一坏消息传来!9月7日猪价!

7-8月国内生猪市场因天气、疫情和供需矛盾导致猪价大幅波动,但8月后猪肉消费淡季和供应增量抑制了价格。9月猪价横盘震荡,受开学季和双节影响,猪价或维持在16.73元/公斤,但存在超预期下跌风险。10月猪价将受去年母猪存栏影响进一步增加,叠加节假日消费惯性回落,可能导致价格下跌。市场供需目前处于僵局,未来价格可能呈现拉锯战,波动频繁。

9月18日猪价踏破“底线”,双节上涨要“落空”?下跌真相找到!

国内生猪市场九月猪价走势疲软,受猪肉消费增量不及供应增速的影响,价格持续偏弱调整。尽管屠宰场开工率有所反弹,但整体消费支撑不足。养殖端因猪价偏低,压栏情绪松动,出栏积极。双节临近,猪肉消费可能回暖,但考虑到市场备货高峰过后供应压力增大,预计猪价在节前可能有上涨,节后可能回落。当前猪价已跌破‘底线’,行业利润下滑,养殖户情绪悲观。

盘点:2021年生猪市场发生大事件!

本文回顾了2021年养猪业的重要事件,包括政策变化、猪价波动、种业发展、分区防控措施、产能调控、饲料价格大涨、企业亏损、进口税率调整以及展望2022年行业前景,分析了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指出猪周期的复杂性以及可能的拐点。

我国进出口猪肉行业现状

一段关于中国进口猪肉的视频引发讨论,视频中质疑为何在国内猪肉价格低廉时仍在进口。实际上,今年1-5月我国猪肉进口量大幅下降,且进口量占消费总量比例不大。进口猪肉主要因价格因素,且国内消费习惯和政策调控影响其在国内市场的接受程度。专家建议,解决养殖成本问题和研发适合国内市场的产品是提升竞争力的长期策略。

猪价呈“南跌北涨”,但市场反弹力度偏弱!接下来还能涨吗?

10月猪价经历‘冷空气’影响和市场情绪升温后的下跌,呈现‘南跌北涨’态势。北方猪市反弹,但受消费力支撑和市场饱和影响,反弹力度弱。预计11月大膘猪上市量增加,可能影响猪价走势。农业农村部判断供应形势向好,市场供应有保障。专家认为10月底价格可能出现转折,短期猪价震荡偏弱,局部有回调现象。全国猪价微跌,部分地区下跌明显,屠宰企业采购难度一般。批发市场白条价格下跌,看跌情绪增多。整体市场预计震荡回落,投资需谨慎。

汽油预计涨价,5月25日调整后的92、95号汽油价,粮价、猪价如何

文章讲述了汽油价格预计因国际原油价格上涨而上调,分析了原油市场供需状况和专家预测。同时关注了粮价,特别是新麦开秤价格不高,受饲料企业采购影响,但玉米价格低迷。猪价方面,全国生猪价格大范围上涨,除了消费回暖和养殖端惜售外,屠企的策略也在影响市场。这些信息对养殖户和市场参与者有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