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秋冬季,病毒更易存活!猪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

本文介绍了秋冬季节养殖场户应采取的防疫措施,包括对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强化、监测排查、消毒和无害化处理,以及针对小反刍兽疫、仔猪腹泻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强调生物安全和个人防护。这些措施旨在降低疫情风险,保障养殖场户和动物的健康。

了解非洲猪瘟“发病规律”,预防它、杜绝它!

本文介绍了小非猪瘟的四个主要发病规律,包括生猪日龄差异化、持续高烧扩散、打针后针孔出血及分娩母猪死亡的情况。同时提及了非瘟病毒的新特征,如毒力减弱、早期症状减轻和传播加快。对于已确定的弱阳猪场,文章提供了针对不同饲养环境的精准拔牙策略,强调过流消毒和中药免疫以降低风险。

缺铁危害大!这4个仔猪补铁常见误区,你知道吗?

本文讲述了补铁在养猪业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仔猪生长发育中的作用,以及补铁过程中常见的误区和小技巧。强调了补铁时间应在仔猪出生后第三天,部位选择大腿内侧,注意针头更换和注射剂量的个体化。同时,文章还推荐了补铁过程中的一些实用方法,以确保猪只健康和养猪效益。

什么样的粉料更适合仔猪?试验结果告诉你

传统观点认为细粉料利于消化,但研究发现粗粉料和优化混合粉料在仔猪断奶后对肠道健康和生长性能有益,能降低腹泻率。粗粉料有助于肠道调节,试验结果显示优化混合粉料能促进肠道发育,增强仔猪对肠道疾病抵抗力。

3类诊断猪支原体肺炎的方法,你都学会了吗?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了猪支原体肺炎的特性,包括其作为无细胞壁原核生物的感染机制。文章介绍了诊断猪支原体肺炎的几种方法,如临床症状判断、病理学分析(肺部特征性病变)、病原体分离培养和免疫酶技术(如ELIP和间接过氧化酶试验)。强调了在诊断时需要结合多种方法,包括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以确保准确诊断猪支原体肺炎及其与其他病原体的混合感染情况。

养猪场传染病的传播方式

本文探讨了养殖场中各种传染源,包括空气、水、人类、寄生虫、鸟类、粪肥和车辆等,强调了对运输车辆消毒、合理布局、隔离措施、水源消毒、饲料管理、防止鸟类入侵、人员卫生规定以及粪便处理的重要性。文章强调了传染病控制的复杂性,以及有效执行和记录协议以防止疾病对养猪业效益的负面影响。

国家统计局:1月中旬生猪(外三元)价格环比下降1.4%

国家统计局于1月24日发布报告,2024年1月中旬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显示,7种产品价格上涨,39种价格下跌,4种持平,其中生猪(外三元)价格为13.7/千克,较上旬下降1.4%。内容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官网,智通财经编辑严文才,强调了猪博士平台的版权要求和信息仅供学习参考的声明。

屠企停宰增多,猪价承压下跌!附:2月7日猪价

春节前猪价受市场供需调整影响,供应端增加和屠企收猪积极性减弱导致猪价承压下跌。全国瘦肉型外三元生猪价格预计在7.42元/斤左右下调,华东、华中、东北、华北等地猪价普遍下跌。虽然部分地区规模猪企有增量卖猪,但居民年前备货基本完成,白条走货疲软,批发市场到货增多,市场交易趋于冷清。未来1-2日,猪价预计横盘调整,屠企停收增多,报价波动偏强但交易受限。

针对猪呼吸道,送你一套最全的鉴别方法!

本文探讨了猪场呼吸道疾病对猪场的严重危害,包括经济损失、治疗困难和防控挑战。疾病的发生多由病毒、细菌、饲养环境和管理不当等因素综合作用。文章详细列举了不同呼吸道疾病的特点、病因、临床症状和鉴别诊断方法,以及规模猪场中呼吸道疾病的高发率和复杂性。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加强生物安全、改善饲养环境和提升疾病防控能力的重要性。

河南一季度生猪出栏1852.32万头,同比下降1.4%

2024年一季度,河南省经济运行情况稳定,GDP达到14765.34亿元,同比增长4.7%。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073.91万吨,同比增长3.1%。畜牧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猪肉、牛肉、羊肉、禽肉产量均有所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