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惨烈!暴跌700元/吨!豆粕跌至3200元/吨!饲料终于要降价了?今年养猪有“钱途”!

2024年上半年,国内生猪出栏价格上涨,豆粕价格下跌至历史低位,养殖端成本下降,盈利空间改善。全球大豆供应宽松和下游需求疲软是豆粕价格弱势运行的主要原因。玉米价格呈现先跌后涨,其他饲料原料如菜粕、鱼粉也下跌。养殖企业受益于饲料成本下降,尤其是生猪和禽类养殖。展望下半年,豆粕价格预计低位震荡,关注供应端变化和需求端释放。

夏季想要提升母猪采食量?5+1方案帮你轻松解决!

本文探讨了为何冬养产房、夏养保育对母猪养殖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夏季,如何通过调整猪舍温度、增加饮水量、优化产后饲喂方式、改善饲料适口性和合理安排饲喂时间来提升母猪的采食量,从而提高小猪的成活率和断奶重。文章还详细介绍了防控子宫内膜炎的具体措施,强调了母猪采食量监控和提升的重要性。

生猪价格节节攀升,行业“强现实”与“弱预期”交织

文章分析了2023年8月中国生猪市场价格的显著上涨及其背后的原因,包括国家统计局数据和第三方行业机构的数据对比。文中探讨了当前强劲的现实与期货市场的弱预期之间的矛盾,并详细解析了养殖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未来几个月的市场预期。同时,文章还提到了不同养猪企业在下半年出栏量及盈利方面的差异,指出了未来猪价走势的不确定性。

一夜“降温”,猪价下跌“势不可当”?附:9月7日猪价

本文分析了9月初猪价的市场表现及未来走势,指出尽管当前猪价呈现跌宕起伏态势,但在市场利好的支撑下仍有短暂拉涨基础。文章详细探讨了供需两端的情况,包括养殖端出栏节奏、屠企采购难度、消费需求变化等因素,并预测在中秋节前一周和天气转凉的影响下,猪价有望迎来一轮上涨。同时提醒关注集团猪企的出栏节奏和养殖户的心态变化对市场的影响。

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饲料生产分析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饲料工业产值和产量小幅下降,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受生猪产能回调、畜禽存栏减少和养殖盈利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各类饲料产量普遍下降,但宠物饲料产量逆势增长。主要饲料原料价格大幅回落,推动饲料产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文章详细分析了各品种饲料的生产情况及不同地区的饲料生产变化,并提供了详细的图表数据支持。

重要通知!12月猪价走势预测及养猪人出栏建议!

进入12月,猪价走势成为养殖户关注的焦点。兽医老丁老师分享三句箴言,建议养殖户抓住当前猪价震荡下行的机会,及时出栏确保收益;在猪价反弹时果断卖猪避免压栏风险;并在年前尽早出栏以规避不确定性。文章分析了当前市场供需情况,指出供给端增量对猪价形成压力,而消费需求尚未完全回暖,导致猪价上涨空间有限。

全球玉米有效供应降至近30年新低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供需报告,2024/25年度全球玉米库存用量比将降至11年来最低水平。由于中国庞大的玉米库存很少出口,国际市场实际可用的玉米供应接近30年最低。扣除中国库存后,全球玉米库存紧张情况更为明显,尤其是主要出口国如巴西、乌克兰和欧盟的库存也处于历史低位。美国作为头号玉米出口国,库存低于预期,导致投机资金大举押注芝加哥玉米期货。未来需关注美国春播前景、巴西二季玉米收成及中国是否恢复进口玉米。

当猪舍变"高原":通风换气不当如何让猪群陷入缺氧危机?

本文通过2023年某育肥场因操作失误导致的严重事故案例,深入分析了现代集约化养殖中通风不当的三大致命影响:氧气剥夺效应、应激反应链式爆发和病原传播加速。文章揭示了智能通风系统的认知误区,并提出了构建三维通风体系的破局之道,强调科学管理和技术保障的重要性,以确保猪舍内环境安全与猪只健康。

中美关税战再起波澜,猪肉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5年3月,美国政府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中国对部分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包括大豆、猪肉、牛肉等。这将影响国内玉米、豆粕价格上行,增加生猪养殖成本,并可能促使消费者转向猪肉消费,缓解国内生猪及猪肉市场的供需矛盾。长期来看,加征关税有利于国内生猪行业的良性发展。文章分析了关税上调对生猪养殖和肉类市场的具体影响及未来趋势。

大猪存栏增加支持猪料需求增长

文章分析了春节假期后生猪饲料销量的变化趋势,指出由于仔猪补栏和二次育肥现象的增加,以及生猪出栏体重处于偏高水平,共同推动了4月份样本饲料企业生猪饲料销量的显著增长。同时,5月进入二次育肥补栏旺季,预计6月猪料销量将继续增加。文章还详细探讨了饲料价格、存栏情况及区域差异对饲料需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