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生猪:出栏增量 猪价预计承压 15000-15800

本文分析了11月初生猪市场的供需情况,指出尽管需求季节性恢复,但供给增量仍高于需求增量,导致后续猪价预计承压。文章还提到悲观情绪释放后基本面未变,盘面维持在15000-15800区间内波动。

涨疯了!全线飘红!温氏、天邦、湘佳股份等猪肉股起飞!特朗普再次当选,减少美国猪肉进口指日可待!

本文探讨了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对中国养猪行业的影响,分析了其贸易政策、关税调整、饲料原料供应及国际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具体影响。文章还讨论了美联储降息对养猪业的潜在影响,并分析了近期猪肉股尤其是ST天邦股价上涨的原因。

连涨!猪价“高歌猛进”,涨价潮来袭?具体分析来了

最近国内生猪市场出现上涨趋势,受集团猪企拉涨、腌腊需求增加和屠企开机率提升影响。尤其是华东、华中地区涨幅明显,部分报价上调。然而,市场存在猪价承压的风险,养殖端集中出栏和屠企成本压力可能导致价格回调。虽然冬至节气带动需求回暖,预计猪价将维持震荡走高,但未来北方大厂拉涨可能减缓,猪价或有下跌压力。

多家机构预测!12月末能繁母猪或同比再降10%?市场1个好消息!

近期,国内生猪市场和粮食市场波动明显,猪价连续下跌,预计2024年初将继续下行。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影响供应,大型猪企的市场份额和集中度对价格有直接影响。饲料价格下降缓解了养殖成本压力,但终端需求疲软,猪价短期或维持震荡偏弱。尽管成本控制成为度过低迷期的关键,但整体看,生猪市场前景尚不明朗,需密切关注政策和市场动态。

当前非瘟常态化下猪场生物安全关键点控制

本文详细阐述了猪场生物安全的关键点,包括引种控制、人员进出管理、车辆消毒、原料质量、工具物品管理、药品疫苗选择、蚊蝇鼠害防治以及自然风水源保护。强调了全面、内外兼修的生物安全管理对于猪场疫病防控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以确保猪场基业长青。

暖花开,“寄生虫”也蠢蠢欲动,养猪人要重视,以免遭受损失

文章讲述了春季寄生虫活跃对猪只健康带来的危害,强调了寄生虫防治的重要性,介绍了猪场驱虫的两种形式、适宜的驱虫时间和注意事项,以降低经济损失和提高养殖效益。养猪人应密切关注寄生虫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猪只健康和养殖场利润。

霉菌毒素对猪又什么危害?应该怎么预防?

这篇文章详细阐述了霉菌对猪可能造成的健康问题,如急性中毒、免疫抑制和癌症风险,并提出了预防措施,如保持饲料储存环境干燥、定期检查、使用合格原料、添加防霉剂、消毒猪舍和增强猪抵抗力等,以保障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母猪产后这样做,母猪恢复快,小猪白又壮!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如何科学饲养哺乳母猪以增加泌乳量,保证仔猪营养需求,提升仔猪成活率和断奶体重。关键要点包括合理的饲喂量控制、分次喂食、适应不同阶段的喂养策略,如产后初期的轻度喂食、泌乳旺期的自由采食、断奶准备期的减料、以及炎热季节的降温喂养。同时,文章强调了母猪健康、水分补给和根据食欲调整饲料供给的重要性。

猪价“2连涨”,北方又是“一片红”,南方跟涨不及预期?

4月中旬,国内猪价因市场供需变化呈现弱稳偏强走势。猪价在月底止跌上涨,受屠企调价影响,4月22日有小幅上涨。虽然市场对月底前景看涨,但养殖端观望情绪增强,适重生猪供应减少,部分地区仍有中大猪认卖。屠企虽有采购需求,但白条购销冷清,开机率低,头均亏损,压价心态仍在。猪价上涨空间有限,二育补栏存在风险。随着节日临近,猪价可能有小幅拉涨,但肥猪前景不佳可能导致月底供需双增,抑制价格上涨。节前屠企备货结束,市场承接能力下降,猪价可能冲高后下跌,建议养猪人关注市场动态,理性选择出栏时机,特别是对于中大猪的存栏风险需

保育猪发病率高,怎么预防?

讨论了保育猪的定义、断奶应激、仔猪的保育期成活率和如何通过使用保育床以及提供舒适的环境来减少仔猪的患病率和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率。文章还强调了养猪户需要采取的有效管理策略来确保仔猪的健康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