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夏季为什么是非洲猪瘟的高发期?夏季如何防控非瘟?

本文分析了非瘟在夏季容易流行的原因,涉及传播媒介活跃、人员流动带来的风险以及高温环境对猪群健康的影响。同时介绍了夏季如何简单鉴别非瘟感染,以及详细的防控策略,包括加强生物安全、临床监测、检测和抗病防控,同时兼顾中医和西医的防治原则。

针对兰氏类圆线虫病的药物有哪些?

兰氏类圆线虫病的治疗药物包括银杏碱、吡喹酮和氧化锌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寄生虫生长、干扰神经功能和增强宿主免疫来减轻症状。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体差异调整,确保安全有效。

猪价涨势“开挂”,南北市场一片红!多地猪价突破8.5!上涨拐点已经到来?

自7月中旬,全国生猪市场价格反弹上涨,尤其东北、华北地区涨幅稳定。本轮上涨普遍涉及大猪和肥猪,且标肥价差拉大。猪价上涨主要因养殖利润亏损、中央储备猪肉收储、天气影响及终端消费好转。但核心矛盾是产能过剩,未来生猪供应仍偏宽松,消费淡季终端需求支撑不足。后期需关注肥标价差和消费旺季对猪价的影响。

把控好生物安全的这几个关键点,非瘟绕道走!

本文详细阐述了非洲猪瘟背景下猪场生物安全的关键控制点,包括引种单位的选择与管理、人员进出的严格管控、车辆消毒、原料质量把关、工具物品和药品疫苗的规范使用、以及蚊蝇鼠害的防治等。强调了生物安全在猪场效益中的重要性,以及内外部同时进行科学防控的必要性,以确保猪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如何预防猪腹泻?乳仔猪拉稀综合防控的25个对策!

本文详细探讨了乳猪拉稀的成因和预防措施,涵盖了营养、品种选择、环境管理、疾病防控、母猪保健、设施条件、消毒技术、饲料选择等多个方面,提出了25个具体对策,帮助养猪企业全方位提升仔猪健康和成活率。从种猪健康、产房条件、疫苗接种、寄生虫控制到饲养管理,为养猪场提供了一个实用的参考框架。

没有B超、试剂等设备,如何在配种后1个月鉴别母猪是否怀孕?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没有B超和试剂的情况下,通过观察母猪的活动、采食、外形、乳房变化和发情情况来判断其是否怀孕,同时提供了几种常见的母猪预产期推算法,如'333'、'月加4日减8'、'月加3日加20'和'月减8日减7',帮助养殖场户进行管理。

9连涨后3连降,猪价“大变脸”,猪价仍有上涨的预期?

11月中旬,随着立冬后猪肉需求回升,猪价曾呈现'9连涨',但因市场供应充足,之后转为'3连降'。尽管旺季看涨,预计元旦前可能上涨至15.5~16元/公斤。然而,南方腌腊需求受气温影响减弱,供应增量明显,12月中旬猪价可能触及高点,但12月下旬受出栏节奏加快和冷冻猪肉出库等因素,预计回调至15.5~16元/公斤。

猪价“插翅”上涨,支撑猪价上涨的逻辑是啥?

分析了由于母猪存栏去化、疫病和资金断裂等因素影响,今年适重标猪出栏将呈现逐月下降的走势,猪价预期逐月上涨。猪肉消费受屠企冷冻猪肉库存高和其他肉类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坚挺。虽然猪价上涨,但受消费端影响,短期内价格可能呈现涨跌拉锯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