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外防、内控和提免! 非瘟防控,你做对了吗?

本文讨论了非瘟的防控方法,包括外防、内控和提升动物抵抗力三个方面。外防主要是生物隔离和各种方式的消毒;内控则是反复消毒清理干燥;提升动物抵抗力包括加强营养、使用有机酸加电解多维饮水和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满堂红!27省市全部上涨!猪价全面奔9!农业农村部喊话→养猪黄金十年来了!

全国31个可监测省市自治区中,猪价走势以涨为主,部分地区猪价暴涨,市场反弹幅度较大。养殖端普遍呈现压栏惜售情绪,增加了生猪供应偏少的情况,同时,二次育肥火热,使得短时市场可能呈现供不应求局势。未来10年国内肉类消费需求和产量都将呈现高位运行态势,预示着养殖户们的黄金10年即将到来。养猪行业可能总体处于供需弱平衡、低盈利状态。

生猪:仔猪价跌,后市或有支撑 2411偏强

本文分析了第34周全国7公斤断奶仔猪的均价变动情况,指出均价为478.33元/头,较上周下跌1.81%,但同比上涨46.32%。文章还讨论了大猪肥猪抛售现象放缓、9月市场需求可能好转以及年底腌腊需求对市场的支撑作用,并提出了生猪期货合约的操作建议。

最新消息:猪价马上要反弹了!三天之内,又是一波大涨行情!

文章分析了从11月初开始全国猪价整体下跌的趋势,探讨了供需关系对猪价的影响。供应端由于养殖端看涨情绪松动、出栏积极性增加以及秋冬季节疫病风险等因素,导致市场供应过剩。需求端方面,天气转寒并未有效提振猪肉消费需求,屠企订单减少,进一步压缩猪价上涨空间。然而,随着猪价跌破8.5元/斤,养猪户们开始扛价惜售,加上政策层面的支持和即将到来的元旦、春节等节日刺激,预计猪价有望在春节前迎来一波大涨行情。

突发!美国首次发现猪感染禽流感……猪价“一夜反转”!北方止跌反弹,又一波涨势要来了?

进入11月中旬,生猪市场迎来上涨行情,但涨势能否持续仍需观察。与此同时,美国首次发现猪感染禽流感病例,引发对病毒传播的担忧,但专家表示普通公众面临的感染风险较低。文章还分析了近期猪价的波动情况及未来可能的走势,指出当前猪价上涨支撑有限,市场需求和供应的变化将决定后续行情。

猪发病后毛孔出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本文详细分析了猪毛孔出血的原因,指出该现象并非所有传染病的固有症状。主要原因是不当使用退热药和抗生素,特别是吡唑酮类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和粒细胞减少。文章还介绍了不同疾病的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建议在治疗中合理用药,防止超剂量和重复用药,并推荐使用VC和VK3来增强免疫力和减轻出血症状。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对生猪健康危害巨大,该怎么防治呢?

本文介绍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包括急性型和慢性型,以及其对猪场的影响。防治措施上,强调了自繁自养、引种检疫、疫苗接种和中西医结合疗法。文章内容版权来自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会,旨在为养猪人提供学习参考,非投资建议。

猪价“起飞”,上涨的逻辑是啥?市场难道又缺猪了?

近期猪价因养殖户惜售和屠企缺猪现象而上涨,仔猪价格上涨和天气影响导致区域生猪调运困难。肥猪价格走强,集团化猪企出栏压力减轻。随着腊八节临近,内需市场转旺,但需求可能在节后减弱,猪价面临压力,需关注屠宰场收猪情况和集团猪企出栏节奏。

三种生猪常见内科病的预防措施

本文介绍了猪养殖中常见的三种疾病:猪胃肠炎,由饲料问题、饲养不当或抗生素滥用引起,症状包括体温升高、腹泻等;消化不良,源于饲料变质或饲养环境不适,表现为食欲减退、呕吐等;肠便秘,常见于母猪围产期,症状包括粪便干硬、腹痛等。预防这些疾病的关键在于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饲料质量和清洁饮水,以及做好疾病预防和及时治疗。

猪场建设最容易犯的错误都有哪些?

博莱技术讲堂指出,猪场基建中的常见误区包括设施不完善、过度依赖猪舍建设忽视设备投资、选址不当考虑交通水质通风、猪舍模式单一、空间设计不合理等。正确的做法是兼顾环保设施、选择可靠设备、合理选址并确保通风采光、以及根据不同阶段猪只需求设计不同猪舍。通过改善基建,可以减少疫病,提高经济效益。